陈榕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7、墓主人是谁,我的捞尸生涯,陈榕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魏沉声道:“盗墓贼不都是这样嘛,你杀我我杀你,一点人性都没有。”
这时小梁忍不住问道:“可是白衣仙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这不是一座明墓吗?她应该去古蜀墓找古蜀玉简才对呀,怎么会有闲心来明墓里呢?”
我马上说道:“我总觉得这座明墓,和古蜀墓之间有点联系,蒋警官,这到底是明朝哪位大人物的墓葬,你能推断出来吗?”
蒋勇光摇头道:“只凭现在的线索,我肯定推断不出来,但是我至少可以确定,这绝不会是刘伯温的墓葬。”
“为啥?因为史书记载刘伯温葬在江南?”我问道。
“不是。”蒋勇光指了指朱漆箱子里的金锭,说,“因为这些金锭都是永乐七年铸造的,永乐七年,刘伯温都已经死了三十多年了,这个时间铸造的金锭怎么可能出现在他的墓里呢?”
“原来如此。”我听完恍然大悟,说道,“也就是说,不管这座陵墓的主人是谁,他都是死在永乐七年之后的人,否则不可能用这些金锭做陪葬品。”
“就是这个意思。”蒋勇光点头道。
“那也就是说,修建锁龙井的那个人,也不是刘伯温,而是一个死于永乐七年之后的人物。”我再次问道。
“是的。”蒋勇光再次表示肯定。
听到我们两个人的议论,小梁突然问道:“对了,姚广孝死于什么时候?”
蒋勇光眯着眼睛想了想,皱眉道:“这我还真不知道。”
一旁的老魏立即答道:“姚广孝死于永乐十六年。他晚年受命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成书十年之后他寿终正寝,我记得永乐大典成书于永乐六年,由此可以推断,姚广孝死在永乐十六年。”
小梁分析道:“墓里的金锭铸造于永乐七年,姚广孝在永乐六年编撰完成了永乐大典,那么当时的皇帝朱棣,很可能在第二年,也就是永乐七年,铸造出一批金锭赏赐给他,以示表彰,不是吗?”
听了这话,我们都是纷纷点头。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难道这座陵墓的主人并不是刘伯温,而是另一个精通修筑锁龙井的风水大师——姚广孝?
但很快蒋勇光就摇头道:“不对,姚广孝不可能葬在马牧河,他的墓葬位于京城西南郊区的房山常乐寺村,现在那里还有姚广孝墓塔呢,像他这种位极人臣的重要人物,死后肯定是要葬在京城的,朱棣怎么会允许他客死异乡,葬在四川呢?”
我们几个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不知不觉就聊了几分钟。
这时站在旁边的梅叔往墓室中央石床上的棺椁指了指,说:“我说,墓主人的棺材不就摆在那吗?这到底是谁的墓,咱们过去看一眼不就知道了?”
一句惊醒梦中人,梅叔这话一出口,我们都是一拍脑门!
“三哥说得对!墓主人的棺材就在眼前,咱们费劲讨论他的身份干啥?过去看一眼不就全知道了嘛!真是浪费时间。”
蒋勇光哭笑不得的说,一边说,一边迈步往棺椁的位置走去。
我和小梁、老魏也紧随其后。
然而等到我们走到棺椁旁边的时候,大伙儿却再度愣住了。
“卧槽!”
蒋勇光往棺椁里瞥了一眼,忍不住惊呼道,
“这倒是有点出乎意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