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574、天灾人祸,流云剑,苕面窝,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王二、王嘉胤首举义旗开始,到如今已经二十年。
流民义军六起六落,其中有三次基本上被平息,王二、王嘉胤、高迎祥等主要首领先后被杀,近百万大军灰飞烟灭,造反的骨干力量已经不足三千人。
在此期间,有一个人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流民义军始终死而不僵,能够很快东山再起,而且最终成为燎原之势。
这个人就是苗三冠、彭无影应付起来极为谨慎的一个人:老回回马守应。
老回回马守应的革左五营,因为有狂热的宗教力量支撑,成为一百零八个流民义军大营里面最顽强的部队。他们从来不和朝廷谈判,也没有投降就抚的经历。
八大王张献忠连续两次失败,最后只剩下三百多人的时候,老回回马守应主动和张献忠合营,让张献忠能够很快重振旗鼓,还差点儿攻破了中都凤阳城,如果不是熊储从中作梗的话。
闯王高迎祥被官军俘杀,闯字大旗三十六营即将崩溃的危急关头,老回回马守应主动和闯将李自成合营,并且拥戴李自成继任闯王大旗。
仅仅四个月时间,李自成就彻底控制了闯字大旗三十六营,然后连续攻破洛阳、开封、襄阳、南阳、承天府。不到半年就横扫整个中原地区,格杀大明五位藩王,闯王李自成一时间名震宇内,再也不可遏制。
孙传庭是崇祯皇帝手中最后的一支机动部队,是崇祯皇帝唯一的指望,也是闯字大旗三十六营的生死大敌。
听说孙传庭东出潼关,李自成接受了牛金星、宋献策、李岩、顾君恩等人的建议,确定了“改流为守,据地养民;先定关中,次收秦关;逐鹿中原,夺取天下;建国立业,平定三边”的战略方针。
要想实现这个伟大的战略目标,吃掉孙传庭的十五万大军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要想吃掉孙传庭,就要首先吃掉他的“火车营”,这也是没有选择的作战目标。
火车,是孙传庭还发明的一种战车,上面装载一门三寸火炮,车厢里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粮食。
要说孙传庭为了一举打垮李自成的闯字大旗三十六营,那真是下了血本。这种火车共打造了二万辆,也就是两万门火炮组成一个火车营。
这两万门火炮就是崇祯皇帝最后的部家当,也是朝廷能够凑起来的部重武器,由总兵白广恩统领。
火车,打仗时可以用来冲击骑兵,宿营时可以作为栅栏保证野战部队安,行军时还可以作为后勤运输工具,对于长途行军打仗,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孙传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火车完是一种笨重的防御性武器,机动性能极差,在野战中基本上不能发挥作用。
孙传庭不过一介书生,既没有什么战略眼光,更没有什么战术眼光,一切都是想当然。
这样的人固守一城自然能够坚持一段段时间,但是要在广袤的大地上捕捉战机,然后随机应变,那就是赶鸭子上架。
李自成得知陕西官军出关的消息,亲统大军离开湖广地区,北上河南迎敌。
先锋大将是高一功和郝摇旗,军师是宋献策,统帅马步军一万二千人占领了函谷关,摆出一副誓死保卫洛阳的架势。
崇祯十六年八月三日,在崇祯皇帝的一再催促下,孙传庭在长安城关帝庙誓师,统率总兵白广恩、高杰、牛成虎等部十万之众,东出潼关进攻函谷关,同时檄调各路人马夹攻李自成。
没想到函谷关守军一触即溃,高一功、郝摇旗、宋献策随后放弃洛阳重镇逃之夭夭,潼关到郏县的广大区域已经空无一人。
李自成的部队不战而退,让孙传庭顿时乱了阵脚。
孙传庭不惜血本发明火车,原来的计划是步步为营,利用强大的火炮慢慢把闯王李自成的大军压迫到一个狭窄的地区,然后万炮齐发一战而胜。
孙传庭自以为聪明绝顶,一个人闭门造车想当然,没想到宋献策一口气就兵退六百里。
这样一来,作为“代表正义”的朝廷大军,当然不能对各城镇视而不见,必须要进行“收复占领”。结果只能被迫“势如破竹”,八月上旬占领洛阳,九月八日“攻战汝州”。
战线突然拉长,孙传庭的火车营因为移动不便,只能从前军变成后军辎重部队,两万门火炮变成了废物。
此后,孙传庭的两万骑兵承担了先锋任务,六万步军随后跟进,战局开始出现偏差。
在此期间,李自成和孙传庭双方都是错误不断,导致战局左右摇摆,已经没有人能够控制走向。
首先是李自成等人低估了孙传庭的战斗决心,结果因为保密起见,没有让下面的参战将领领会作战意图,导致左军督尉四天王李养纯投降。
李养纯投降后向孙传庭报告说:民军的老营在唐县,精锐部队在襄城,地方上任职的文武官员屯聚在宝丰。
李自成犯了一个错误,本来对朝廷官军很有利。
但是狂妄无知的孙传庭,紧接着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直接导致他最后万劫不复。
孙传庭根据李养纯提供的情报采取了有针对性行动,首先攻破宝丰,阵斩州牧陈可新等,然后挥师唐县,将安置在那里的民军家属斩杀贻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