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第30章,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乌鞘,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第章龙蛇影外(二)
太子一十二岁,&bsp&bsp新拔的身姿初具少年之态,又兼具天家贵胄的教养,温文有礼说话平和,&bsp&bsp长相也肖似皇帝。他今日第一天开学,皇后亲自带着自己儿子来向老师行礼,&bsp&bsp只说太子资质平平,唯有辛苦一条路途可走,&bsp&bsp希望曾玄度大人莫要顾忌太子身份,我朝严奉师道,&bsp&bsp太子为曾大人的学生,就要恪守尊师的礼俗,无需宽佑特事,&bsp&bsp只需严加管教,当做寻常学生一般便可。
皇上没有急着给太子开东宫,只说先开课上着学,之前虽然和其他皇子一同学习,但教得都是基础,既然封了太子,如今便该学些太子要学的内容。
这话说得很是笼统不明,&bsp&bsp不过能单独念书,对太子而言总归是好事。
卓思衡跟在曾玄度身后朝皇后和太子行礼,之后始终垂头而立,方才时他瞥见皇后的样貌,心道这和之前佟师沛讲给自己的八卦不大一样。
皇后与皇帝同龄,今年三十二岁,佟师沛说皇后极不受宠朝野人尽皆知,但他见到皇后却觉得这位母仪天下的女子不说容貌光华,&bsp&bsp那也的的确确是有雍肃之美的端庄仪态,皇上和皇后可是当初在患难之时结为夫妻的,不知为何二人如今形同陌路?
这种八卦果然还得以后去问佟师沛,眼下,他便是恪守礼数,绝不多看一眼多问一句的。
本朝规矩例如太后皇后贵妃以及长公主等尊贵内宫女眷,并非不能置喙朝政,而要依照身份只能做合乎自身地位的事情,决不能越矩。皇后作为太子的母亲,亲送太子进学,又执求师礼,此事不但得体,而且还算教子贤德的表率,从前几位明主的皇后便有此先例。
曾大人与卓思衡恭送走皇后,又请太子入仪德阁进学,太子很是恭敬,一路都执弟子之礼随着,曾大人让过两次后便受下,这也是本朝崇师重道的国策,即便太子也必须如此。
仪德阁曾为皇帝读书的书房,但圣上为理政便捷,将御书房搬至日常问政的天章殿,此处便留给太子进学。
曾大人似乎早已了解太子书读到哪里,并不多问,只让他拿了套《汉书》,却抽出最后一本递出去,缓缓道“太子殿下从前细细读过《史记》,我们便从《汉书》讲起。”
卓思衡心想读前四史是什么宫内风潮吗?最近有什么读书的流行趋势?还是因为皇帝爱看,所以曾大人也让太子看看,跟自己亲爹找点共同语言?
只有后者可能性最大。
卓思衡手里没有准备《汉书》,前四史他读得熟,倒是都知道,只听便可以了。
太子恭敬回答道“是。”然而似乎有些犹豫,又道,“曾学士,《史记》虽然从前的白大学士讲过,但只是通读,若论细学却没有过。”
太子还没有名义上的东宫老师,故而所有老师他皆叫学士与大学士的职名。
曾大人一直仿佛睡着一般半眯着的眼睛终于略微睁开了些,说道“白大学士未曾细讲?”
“是,白大学士说前四史胜在文辞,若讲史论,莫如不读。”太子道。
卓思衡隐约觉得曾大人自己的喜好被贬低后,他眼睛又大了一点,却在太子面前不好发作,只是沉声道“前四史自有精妙之处,后世文章立论大多以此内为据,太子殿下若是不学,皇上问起典故一时不好作答就大不妥了。”
“都听曾学士的。”太子似乎有些紧张,好像生怕自己说得话有问题。
但他的话确实有挑拨离间门的嫌疑,只是看太子的神情不像是故意的。
卓思衡善于观察和沉默,此时屋内就像没有他一样,只是他的内心就比外表活跃得多。
曾玄度大人讲《汉书》,不是自第一篇《高帝纪》讲起,而是先为太子梳理时间门线。卓思衡觉得这就很有现代教学那种概览课的意思了,很讲究方法,可见曾学士的翰林学士不是白封的。
“自汉高祖至新莽,二百三十年历史,班孟坚云‘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可见《汉书》载德载道,虽为颂声,亦留华章。殿下可不必先读前文,先翻开最后一册,读过末篇《叙传》读起。”
“《汉书》要从后往前读得么?”太子很是迷惑。
曾玄度大人正要解释,一个太监却忽然进入书阁道“曾大人,皇上急招,请速至天章殿。”
他在急字上咬得很重,曾玄度自然不敢怠慢,吩咐太子先自己读着,朝门口走去,谁知一只脚迈了出去却又顿住,回头对太子说道“这位卓侍诏乃是今科状元,学问极好,前四史于他更是如数家珍,太子殿下读至费解之处尽可请教。”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卓思衡一个人和太子大眼瞪小眼。
他这算上班第一天就给太子当陪读型的家教了吗?
太子当真是懂礼貌又听话,听到曾学士这样说,便也起身朝卓思衡一拜,吓得卓思衡心里咯噔一声,也跟着站起来。
“卓侍诏,辛苦指点。”
“随太子殿下读书是我分内之事,太子勿要谦礼。”
不管怎么受惊,卓思衡都能云淡风轻地微笑,这是他的绝学。
太子仍是被方才的疑惑缠绕,许是卓思衡看着就没那么严肃,官位又低,没什么面圣打小报告的机会,他说话也不像刚才似的那么小心谨慎,但仍是保持该有的礼节道“方才曾学士没有说为何要我从后往前看《汉书》,请问卓侍诏知道缘由么?”
“殿下不用客气,为殿下解惑是微臣职责。”卓思衡其实方才便知道原因,脱口而出道,“因为《汉书》与其他史书不同,最末的《叙传》实为序,以四字叙诗形式将整本《汉书》所记紧要人物排出。‘皇矣汉祖,纂尧之绪,实天生德,聪明神武。秦人不纲,罔漏于楚,爰兹发迹,断蛇奋旅……’”卓思衡一口气给他背了数十条,眼看太子的嘴越张越大,他才慢慢收住,露出笑容道,“班孟坚将这些放在全书最后,四个字排声列叙,一直讲完整本《汉书》,可谓是读通即知概要,曾学士请太子先读《叙传》,想必是希望殿下能先有大略了解,将脉络牢记于心,而后再从头细细读来更知表里联系。”
太子瞬间门对卓思衡有了崇拜之情,忙问“读书这么辛苦,卓侍诏却能记得这么好,是否有什么求学的要诀?”
“若将学习当成辛苦事,那读书定然很辛苦了。”
“从前白大学士也是这样说的,只是……读书如何才能不辛苦?”太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太子若将学习当做习惯,培养自己的求知欲,读书虽然不会自己变成轻松愉快的事情,但至少可以略略填补心中烦缺,致使静心。”
卓思衡循循善诱,用从前自己班主任劝其他同学用功的句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班主任的话也不能都用,比如那句震古烁今的“你们是在为我学吗?你们是在为自己学习!在为自己的前途和明天学习!”这种话他就不能对太子说,难道要说“您不是为我们学习,而是为取悦自己皇帝老爹再从而将来继承大统后用得着而学。”
那他才是活腻了。
不过他也有点奇怪,若说小孩子读书起始阶段七八岁说这种幼稚的话也就算了,太子都十二岁了,虽然说还是孩子,但对于天家子嗣来说只有早熟没有晚熟,他们学习资源丰富,全国大学士随便挑老师,开蒙又更早,他早该了解到学习的必要性,怎么还显得有点……纯质?
这可不是太子该有的品质。
罢了罢了,今天第一天上班,卓思衡决定求学方法买一送一大酬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