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献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一章九山王,聊斋大圣人,佛前献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 寒冬腊月。
凛冽的冷风在城墙上呼啸。
守城的兵卒冷的卷缩在垛口下,抱着兵器互相依偎在一起取暖。
一些有官职在身的兵官早就躲进了,角楼里,点起了炭火,在里面舒舒服服的烤着火呢。
巡逻的兵卒最是倒霉,迎着寒风,在城墙上巡视,目光还得向南面看去,防范着随时准备再次进攻的叛军。
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是巡逻的兵卒依然可以看到在远处一处山坡处,那些叛军在林中安营扎寨,并没有想要退兵的打算。
此时此刻,城墙上的城楼里,金陵城仅剩的一些文武官员皆聚在了一起。
负责主事的是从京城来的杨上使。
上次纪将军带兵杀进侯府,杀了不少的官员,再加上李梁金造反,和侯府有牵扯的官员纷纷都被撤职看押了起来,这样一来,便导致了金陵城之中各种官员奇缺,否则一座金陵城怎么轮到这个杨上使指手画脚?
杨上使此刻披着厚厚的皮裘大衣,坐在城里里,烤着面前的炭火,他脸上的淤青还没有好转,但眼下已经顾不得记恨李修远了。
“三,三次了,叛军已经攻打金陵城三次了,把金陵城内外围了个水泄不通,而且叛军就在城外安营扎寨,这样下去金陵城一定要被攻破的。”他语气之中带着惊慌,神色很是不安。
在官场上,他可以仗着自己父亲的名字,横行无忌。
可是遇到这样的事情却不是他能应对的,一旦破了城,按照这叛军的作风,自己必定会被砍去脑袋的。
生死存亡之际,这个杨上使哪还坐得住?若非逃不出去,他早就一个人逃回京城了。
“杨大人,卑职之前看了一下叛军的形势,叛军虽然人多势众,可战斗力并不强,又时至寒冬,他们缺少攻城器械和粮食,只要我们依靠金陵城的城墙坚固,守住一个月,那叛军必定不攻自破。”
旁边左千户开口道,言语之中对这战事并不感到悲观。
杨上使有些气恼道:“守上一个月?你是说要本官在这里待一个月?这些叛军攻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别说一个月,就是十天金陵城也守住不住,也不想想这叛军有多少人,十五万,足足十五万啊,金陵城守军多少?不足四万。”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金陵城外号称驻军二十万?结果本官一查就只有四万兵卒,而且还多是老弱病残,要他们守上一个月,本官宁愿让你护着我冲出去。”
“你们这些贪官污吏,把金陵城的军营蛀空了,回到京城,本官一定要参你们一本。”
说着,他又怒气冲冲的指着城楼里那些大小官员道,也有不少军营之中的将军。
听到这话,这些官员还有将军一个个脸色一变,皆不敢言。
“本官告诉你们,如果金陵城你们守不住的话一个个都要脑袋搬家,便是拼了命也要把城守住,金陵城是大城,朝廷不会坐视不理的,我父亲知道我被困在城里也肯定会让管家派救兵前来的。”
杨上使说道:“现在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赶快说出来,本官也是很开门的人,只要能守城,本官都会一一允许的,到时候叛军退了,本官还会为你们请功劳。”
“大人,叛军攻打过于迅速,军营之中带来的军械依然不足,最缺的是兵器,铠甲,还有箭矢,还请大人允许,派几百人出去打扫战场,多少弥补一点军需。”一位军中的偏将开口道。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守城的军队本来就不多,让军队出去万一被贼军偷袭就不好了,让城里的百姓去吧,城里这么多难民,让他们出城死了也不可惜。”杨上使脑子一转说道。
有文官点头道:“这法子不错,趋势百姓,好过浪费军中甲士。”
“此等危急存亡时刻,能否将傅大人从牢狱之中放出来,他毕竟是兵部侍郎,知晓一些战事,对守城有利。”之前那偏将开口道。
杨上使喝道:“这绝不可以,傅大人是陛下点名要的重犯,有牵扯到了这次李梁金造反的事情,放他出来万一他私通叛军怎么办?”
他可不蠢,放傅天仇出来,万一他得了功劳,被朝廷重新启用的话,自己以后岂不是要倒霉了么?
帮助政敌的事情他不会去做的。
所以他不会让傅天仇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约莫片刻之后。
一个小吏来到了难民汇聚的城墙下,大喝道:“都听着,上面的大人发话了,看在你们这群难民天寒地冻,无衣无食的份上,大人们给了你们一个活计,待会儿城门下会打开一个小门,反是出城捡取兵器,铠甲,箭矢的人都有饭吃,一副铠甲换三碗饭,一件兵器换一碗饭,十根箭矢换一个馒头。”
“都听着,上面的大人发话了......”
小吏将话重复了好几面。
卷缩在城墙下,冻的青一片,紫一片的难民听到这声音有不少人抬起头来。
“我出城去带一副铠甲回来,给你们换饭吃。”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农想都没想就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
旁边一个老妇满是担忧道:“城外在打仗呢,去了能回来么?还是算了吧。”
老农道:“已经两三天没攻城了,这会儿这么冷肯定也不会攻城,我去一趟就回来。不吃饭,这几天怕是熬不过去了,只有吃饱熬过了这个冬季,明年开春叛军退了,还能赶回村子里播种,今年雪下的这么大,明年一定是一个好年。”
“那你可得长个眼,势头不对就回来。”老妇开口道。
“爷爷,早点回来。”
一个小脑袋从老妇的怀中探了出来,是一个小男孩。
“乖孙子,待会儿爷爷给你弄馒头吃。”
老农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堆到了一处,溺爱无比的摸了摸乖孙子的脑袋,缩了缩身子迎着凛冽的寒风便头也不回的往城外走去。
而就在旁边不远处,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农家少年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妹妹,听到这消息高兴道:“有饭吃了,小妹,我们走,去城外捡东西换饭吃。”
“好哦,有饭吃了,捡东西换饭吃咯。”
小妹高兴的跳了起来鼓起手掌。
“一起去吧,做个伴怎么样?”
旁边有几个年纪稍大一点的少年,走了过来提议道。
农家少年点头道:“那我们一起去吧。”
人多壮胆,一伙人便没那么害怕了。
还有抱着哇哇大哭婴儿的妇人和自家汉子走散之后,此刻身无分文,忍冻挨饿,在金陵城内举目无亲,此刻见到有不少人出城捡东西换饭吃,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抱着自己的孩子惶惶不安的跟着众人一并出了城。
再不吃饭,她得和自己孩子一起饿死。
似这样,为了一口饭吃冒险出城去打扫战场的难民还有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