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抽卡的乐趣所在
山区农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抽卡的乐趣所在,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山区农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月二,龙抬头。
天气依然寒冷。
向阳坡上,已经有几丝若有似无的嫩绿。东拉河里,厚厚的冰凌尚未融化。很多山峁背阴处,更残留着一片片积雪。
黄土高原的春耕备播已经生产正式拉开序幕。对千千万万的受苦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
只有把庄稼种好,秋天才会有好收成,一家人才不会忍饥挨饿。
包产到户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人们已经能够填饱肚子了,很多人家甚至偶尔能吃上白馍馍。但受苦人对饥饿有着刻苦铭心的记忆,所以愈发珍惜分得的田地,一分一毫时间都不愿意浪费。
为了能够抢着墒情,每户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运粪、开沟、犁地、耙地……大部分人家依然采取最原始的耕种方式。
当家人赶着耕牛、驴、骡子在前面拉着犁耙,女人则在后边一手撒粪撒种……随着松散的黄土破浪而开,一粒粒希望播种下去。
没什么意外,作坊四五十号人有一大半请假。
王满银早预料到这种情况,一个星期前就指挥工人加班加点干活。目前作坊里差不多囤有七八万斤货,全部已经换上新包装。
接到任长华打来电话的第一时间,王满银就联系上胡永合,请对方派三辆卡车帮忙运货。
秦安市距离原西县距离太远,来去一趟不容易,所以他打算这次直接弄三万斤炒货过去。自家只有一辆卡车,还要负责往黄原城运货,另外找不到司机……不如索性多花费钱,请人帮忙代运。
王满银有白明川和田福军做靠山,相信胡永合不敢闹什么幺蛾子。
口子放开后,胡氏兄弟凭借着高凤阁的关系,混的风生水起。胡永州直接进入黄原市承包工程,目前几家国营单位的新厂房和职工家属楼都由他带人修建。
至于胡永合,则包下运输队的几辆汽车,去省城和中部平原拉面粉,一车一趟也能有上百块的利润。
现在胡氏兄弟身价虽然比不上王满银,但也算闻名全县的“农民企业家”。
不过去年高凤阁出事了。南部那个城市发洪水时,对方作为防汛总指挥,竟然在关键时刻回老家给儿子操办婚事去了,因此被追查责任。
没了靠山,胡氏兄弟现在做事情低调了许多。
得到电话,胡永合立刻带着三辆卡车赶来罐子村。
王满银这边找人把货装好,又亲自跟车前往秦安市。
接下来,作坊相当长一段时间只能租用汽车搞运输。不过等后期做大做强,王满银打算找董刚直接包一节火车皮。
他经常会在心里感慨:不论现在或者后世,做生意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胆识,敢做别人不敢的事情,这样才能博得一个机会。
十几年前,在那个风云年代里,董刚、胡永州还有王满银等人,也算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人物。
现在同样是这批人,最早感应到时代变化,又比别人提前迈出一步。就像雷布斯所说的,站在了风口上。
只是董刚走的路不同。
他在编织厂工作时,积攒了不少关系。
近几年董刚开始当起掮客,倒腾各种批文,其中就有火车批文。现在火车运力紧张,火车皮非常紧俏,一份批文最少能卖出几百块。
对于朋友的选择,王满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董刚最早就喜欢做偏门生意,想要轻松挣钱,显然依然抱着这样的想法。
却不知道有时候偏门走多,再想回正途就难了。游离在灰色地带的生意,注定不会长久的。
这也是王满银不愿意挣块钱的原因。
他私下里劝说过董刚两次,见对方不听,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
一天后,三辆卡车驶入秦安城。
对于六只松鼠立足的第一战,王满银自然非常重视。和任长华交接完毕,他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继续停留在秦安市观察情况。
一个多星期前,任长华已经联络好三十多家代销点,大部分在学校和车站附近。
现在开设小卖铺尚没有严格规定,所以有很多直接开在学校里边或者大门口。
王满银特意交代过,这些是重点攻略对象。
任长华采取的合作方式和王满银类似,简单粗暴。第一批炒货实行先货后款,等那些商贩进第二批货时再给钱。
这些零碎的事情由任长华负责操作,王满银也插不上手。吃过早饭没多久,他就来到附近一处小学门口小卖铺附近等待。
这家小卖铺门前墙壁上刚贴出一张大大的红纸,上边写着六只松鼠抽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现在还是上课时间,小卖部内冷冷清清,老板正坐在柜台前听收音机。
没多久,下课铃响起。
很快,孩子们成群涌出校门,一溜烟跑向小卖铺。
中年老板脸上堆满笑容,赶忙起身冲这群学生嚷道:“你们看见外边贴的红纸没有,新到的六只松鼠瓜子,好吃又便宜,五毛钱一包(三两)。而且里边有奖,奖品很多,还有《水浒传》任务卡片……”
对方没有说谎。
为尽快能够在秦安市打开局面,王满银可是花了大本钱的。
他特意手动调高这批炒货的中奖率,基本每五包就有一包可以抽到奖,算下来不挣钱,堪堪保本。
没办法,现在最主要是提高品牌知名度,中奖率肯定要设高一些。等后期稳定下来,可以再慢慢降低的。
至于黄原市那边,市场已经稳定,中奖率自然不需要那么高,只有十分之一的样子。
不少孩子听到老板的话,纷纷从口袋里掏钱买炒货。
王满银甚至看到有孩子直接拿出五块钱。
短短几年时间,城里有钱人已经迅速多起来,连零花钱都一元以上了。对比现在的农村,还有人家连吃盐紧张呢。
这些孩子买了瓜子后,根本没有返回学校,而是在原地拆开。
一个小胖从里边掏出卡变,立刻大声念到:“浪里白条张顺,江州人氏,早年与哥哥同霸浔阳江,梁山聚义时排第三十位……”
随后,几个孩子也兴致勃勃念起来。
“我的是浪子燕青……”
“我这个不是《水浒传》里边的人物,而是松鼠卡,能够兑换瓜子一包!老板,给我再来一包!”
他们的举动,又引得周围其他孩子围观。
不得不说,这种新出现的集卡游戏,对孩子们有着莫大吸引力。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小卖铺门前变得热闹非凡,三四十个孩子都聚在那里看拆卡。
老板全程笑的合不拢嘴。
这批卡片有二十五位梁山好汉。因为第一天,几乎每张都不一样。更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