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 越王,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早在去年,黑旗军攻占南宁时,便不时有人劝进,恭请杨烜称王。杨烜审时度势,认为黑旗军实力仍然弱小,坚持“缓称王”的立场,并未理睬属下的劝进。

现在,黑旗军夺占了广州,杨烜又得到了以伍崇曜、陶煜为首的海商、士绅阶层的支持,俨然已在广州站稳脚跟。

清军主力已被歼灭,敌我力量对比逆转。杨烜称王的条件已经成熟,属下各部纷纷劝进。

总司令部是黑旗军、军政府中权力最大的部门,海军官兵思想比较开明。总司令部与海军一起劝进,可见人心如此,杨烜已不好再推辞。

称王并非只是称号上的改变,黑旗军、军政府的规格都将升级。杨烜称王,相当于做大了蛋糕,属下都会分到更多的蛋糕,得到实质性的好处。

但称王也有弊端。传统封建王朝都讲究以礼治国,等级秩序极为森严。

一旦杨烜称王,就意味着他要与清廷彻底决裂,就意味着他要彻底挑战现有秩序,必将受到清廷不遗余力的打击。

此时,华夏虽然民变四起。但不少叛乱者别有用心,只想靠叛乱赚取富贵,争取被官府招安。

譬如,1850年广西贵县天地会头目张国梁降清后,被官府授予绿营官职。受张国梁事迹的鼓舞,贵县当年便涌现出数十起农民起义。

这些农民起义军只是想混个一官半职,抗清意志并不坚决。清廷对此心知肚明,集中兵力优先打击那些敢于称王称帝者。

当时民变虽多,却鲜有人敢像洪秀全那样称天王,旗帜鲜明地对抗满清。

如刘丽川在上海发动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周围数座县城,建立大明国,只能自称“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清廷立马调集大军镇压,刘丽川旋即向洪秀全称臣,改称“太平天国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

再如杜文秀在云南发动回民起义,攻占大理周围53座城池,亦只能自称大元帅,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南京之号召”。

杨烜若要称王,就不得不考虑称王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他看过总司令部、海军的请愿书,精神为之一振,问道:

“依大家看,我现在称王合适吗?”

冯可钦准备已久,说道:“当年明太祖取南京为根据地,坚持‘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但太祖夺下南京后,击败陈友谅,即称吴王。

“百官僚属备受鼓舞,上下齐心,都知道太祖乃是真命天子,无不尽心用命、誓死追随。日后,太祖果真荡平群寇,鼎定中原,恢复中华。

“大元帅若是称王,将极大地激励官兵士气,加快我们统一岭南的进程。”

杨烜点点头,征求陆雨晨的意见。陆雨晨说道:

“总参谋长讲的不错。我们很早就抱定了反清的宗旨,也在《民报》上、各种小册子上广为宣传。天下皆知我们与满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现在,我们即将夺占两广,称王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我们有海军,只要我们守住五岭,清廷就休想派兵过来反攻。

“而且,岭南的重要性不如江南,又远离燕京,僻居南国。我们占据岭南,太平军占据江南。清军即便想派兵到岭南,也要防备我们与太平军前后夹击。

“因此,大元帅尽可大胆称王。据我所料,清廷有心无力,只会明发一道谴责我们的上谕,只会鼓励地方办理团练对抗黑旗军。”

杨烜点点头,表示认同陆雨晨的观点。他十分关心洋人的态度,便询问起一旁的唐约翰。

洋人思想开明,启蒙较早,法国、美国已经开始采用民主共和政体。杨烜一度想采用共和政体,却深知此时的华夏并无民主共和的土壤。

唐约翰说话不多,听杨烜垂询,才谨慎地说道:“我认为,华夏有着独特的文化,一直都有精英政治的传统。但传统的皇权,已经严重阻碍了华夏民族的成长进步。

“因此,我赞成大元帅称王,但要做一个开明的王,而非的王。或许,君主立宪才是最适合华夏的政体。如果大元帅日后称帝,请一定采用君主立宪政体。”

实际上,在晚清乃至清末,革命派与立宪派一直争论不休。彼时,革命派一直都不是华夏的主流。当时的华夏精英阶层,大多数都主张君主立宪。

而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时,孙文、黄兴等领导人甚至都不在国内。

可以说,革命派引爆了辛亥革命,但立宪派的倒戈才是决定革命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小胖丫丫

无冕之王

阿诸

斗罗之清河传奇

用蒜苗保护草

只想踢球的我,竟成了好莱坞男神

你要卡宴

反清

崛起的石头

电子佛梦到了黑山羊

恶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