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0章 张宗尧吃肉砸锅,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龙港是处商镇,住着不少商户。曾国藩一行近百人,到龙港吃自然吃得更好,却无疑将会扰民。他摆摆手说道:“不用了,我就在这里吃大锅炖。”
人困马乏,吃什么都香。张宗尧侍奉曾国藩吃过晚饭,曾国藩对他十分满意,随口问道:“你守这处厘卡,每月进银多少”
张宗尧胸有成竹,说道:“回大帅的话,卑职这处厘卡,位于湖北、江西两省交界处,又处在咸宁、通山、兴国、武宁四县的中心,是处要紧的地方。
“按粮台立下的规矩,这处厘卡每月应进银三百两。”
曾国藩听出了些弦外之音,把目光投向张宗尧,问道:“应进银三百两,实进银多少实际征收又有多少”
湘军以书生带兵,委派到粮台、厘卡上的官吏也以书生为主。同时,湘军非常抱团,也非常排外。负责龙港厘卡的张宗尧,便是个湖南籍的生员。
书生知廉耻,也知气节。张宗尧听说过曾国藩的脾气,也被他平易近人的态度所打动,决心向他坦白,便说道:
“大帅,粮台索求甚严,说每月进银三百两,就必须进银三百两。但实际上,龙港地处交通要道,常有湘军军官经过。
“中途饮食、住宿,多由厘卡照应。这里面的费用,都要有厘卡支出。”
和前朝一样,清朝官员也可以使用驿站,食宿皆免费。但湘军是私兵,大部分军官都不算正式官员,因而也就不能使用清朝的邮驿系统。
听到这儿,曾国藩眉头一皱,对刘蓉说道:“霞仙,一会儿算一算这顿饭吃了多少钱。我们补给厘卡,不能让宗尧为难。”
张宗尧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说道:“大帅,何必如此!你辛苦廉洁,我们底下都清楚。这顿饭,就算我们厘卡十几位兄弟的一片孝心。”
曾国藩却坚持付钱,说道:“我是大帅,我带头交钱,你的差事就好办些。厘卡上还有什么难处,请你一五一十告诉你。”
透着马灯,张宗尧看到了曾国藩坚毅的面庞。他鼓足了勇气,说道:
“按规定,厘卡收取厘金,只能收取货物价钱的百分之一。上一个厘卡收过厘金,出具凭单,下一个厘卡不得重复收税。
“但实际上,为了提高厘金收入,各处厘卡常常重复征收厘金,又擅自提高税率。有些地方,厘金税率竟然能够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譬如龙港这处厘卡,每月需进银三百两。按百分之一的税率,每月所经手的货物价值必须超过三万两白银。平均下来,每天至少就要有价值一千两银子的货物过卡。
“这些年,江西、湖北连年战事。最近几个月,江苏、浙江、福建又相继落入粤匪手中。商旅不兴,厘金收入减少。
“各处厘卡为保证每月的进银,只得重复征税,只得提高税率。税率越高,商品价格越高,老百姓越买不起。商人经商越少,做生意更不积极。
“如此恶性循环,厘金负担越来越重,厘卡收入越来越少。商业越来越差,老百姓也越来越穷。”
对满清来说,征收厘金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对于急需筹饷的湘军来说,厘金却是唯一稳定、可控的军饷来源。
至于张宗尧,负责龙港厘卡,却对厘金制度颇为诟病。这种吃肉砸锅的做法,却引起了曾国藩的注意。
他身处一线厘卡,对厘金弊端一清二楚。最可贵的是,他敢于当着曾国藩的面,直陈己见。
但曾国藩亦别无他法,只得对张宗尧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可眼下,湘军还离不开厘金,唯有切实整顿,防止贪墨,方是可行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