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9章 劝降黄冕,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怜黄冕已经六十一岁,好不容易老年得官,准备好好巴结一番,弄个道台做做。谁知道,革命军攻势太凌厉,省城说丢就丢了。
好在他沉得出气,待败兵出城后,才在十来个家丁的簇拥下,乘坐一个小轿,飞也似的向城外逃去。黄冕早年和林则徐一起被罚戍新疆,身体衰弱,骑不了战马,也走不了远路。
革命军骑兵很快便追了上来,一顿砍杀过后,家丁或死或逃。
一名骑兵军官掀起轿帘,看到瑟瑟发抖的黄冕,笑嘻嘻地说道:“大人,莫慌张。城外兵荒马乱,还是速速回城吧!”
黄冕又惊又惧,回想自己一身奇才,满腔抱负,却一世坎坷,仕途不顺。自己好歹也是长沙首富,早知如此,自己死也不会出山。躲在长沙老家享清福,该有多好!
,被粤匪俘虏,受辱不说,还有损自己死后的名声。
黄冕越想越恼,恨不得一死了之。可他知道革命军善待俘虏,对此抱有一丝希望。大不了,让家里花上十万两银子,把自己赎回去就是了。
当天,一艘汽轮从南昌出发,把黄冕押送到了。陈虹抽空审问黄冕,试图招降黄冕。黄冕已经年过花甲,不愿晚年失节,陈虹的招安并无结果。
杨烜知道黄冕有大才,又与湘军渊源甚深,对他另眼相待。毕竟,湘军人数甚多,如果处置不当,后患无穷。到时候,决战过后,正可派黄冕充当说客,逼降湘军。
这天,两名近卫官兵押着黄冕,把他送入中。被俘,仍旧镇定自若,抬头端详中军帐内的陈设。
只见一员年轻的统帅,身着没有军衔的革命军服,正在埋头批阅电报。黄冕不知道他是谁,也不愿向他行礼。
正在这时,一旁的近卫军官说道:“皇上,战俘黄冕带到了。”
黄冕这才知道,眼前这个貌似普通军官的年轻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中华帝国晟武皇帝。他想行个作揖礼,却手脚不便,想行跪拜礼,又心有不甘。
正在他犹豫不决时,杨烜注意到了黄冕手脚上的绳索,一脸不悦地说道:
“黄老不比一般人,怎么能五花大绑呢赶紧松绑,赐座,热水,毛巾!”
黄冕不知道杨烜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也不客气,坦然洗脸、落座、喝茶。
杨烜打量黄冕一番,就像主帅对待僚属那样,客气地说道:“久仰黄老大名,今日得见,幸会幸会。多有得罪,还请黄老见谅。”
黄冕甚是意外,敌意打消了大半。他犹豫再三,决定承认杨烜为皇帝,说道:
“皇上少年英雄,今日得见,黄某三生有幸。之前,黄某便留心收集《民报》,经常拜读皇上的文章。今日得见皇上本人,真是慷慨万干。”
杨烜微微一笑,觉得黄冕还好相处,不腐儒,开局倒也融洽。
正是晚时间,亲兵来饭菜。杨烜让亲兵添加一副碗筷,又事班增加了两样小菜。
黄冕再三推辞,说道:“黄某一介战俘,皇上饶恕黄某一命,黄某已经感激不尽,怎敢不顾体面,蒙受皇上的赐食”
满清皇宫内有赐食制度。能得到帝的赐,对大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黄冕对此看得重。
杨烜却不以为然,说道:“黄老功勋卓著,年轻时在镇江府、常州府兴利除弊,修复延陵书院,疏浚孟河,建筑芙蓉圩,江南人至今感恩戴德。
“鸦片战争期间,你战卓著,击沉敌船,活捉敌酋。战后,道光迁怒于你和林文公,把你们谪戍伊犁。你辅佐林文忠公,在新疆伊犁开垦田四十余万亩,在甘肃武威平定叛乱。
“这都是造福干秋的丰功伟业呀。我请你吃顿便饭,只,成敬意,请你不要再推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