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5章 都兴阿提议北撤,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结果又怎样?杨厚庵的水师,号称湘军精锐,糜银上百万两,不照样被粤匪全歼?粤匪仅凭步兵第一师、骑兵师,不还是挡住了我们的进攻?
“照我看,涤帅让我们这些非嫡系部队垫后,这种安排,也不符合他的忠厚本性。他大概也不指望我们能够挡住粤匪了,只不过想让我们拖住粤匪,好让他的嫡系湘军突围。”
都兴阿点点头,说道:“不错。涤帅一向讲理学,满口仁义道德。他做此安排,实在是不厚道。就算我们不尽心用命,就算我们保存实力,他也怪不得我们,也不好向朝廷诽谤我们。”
满清等级制度森严,为历朝历代这最。官场上,官官相护,下级弹劾上级,就算上级真的有错,下级弹劾成功,往往也会受到惩罚。同样的,下级越级控告直属上司,官司打到上面,上面也往往会维护下级的直属上司。
但是,做下属的,也并非对上司毫无对策。他们会阳奉阴违,执行上级命令会打折扣,会结交更大的靠山。
放在现在,曾国藩虽有权节制多隆阿、都兴阿,在他们面前却并无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多隆阿敢于变通执行曾国藩的命令,原因也尽在于此。
(历史上,多隆阿对曾国藩厚此薄彼的做法极为不满。湘军围攻天京时,曾国藩又安排曾国荃攻城,安排多隆阿在江北打援。多隆阿不服,干脆脱离了湘军系统,跑到陕西镇压民变去了。)
多隆阿接着说:“粤匪水师天下无敌,铁甲舰纵横江上,行驶如风。有铁甲舰相助,则能快速运兵,一兵可当十兵用。别看粤匪现在在长江北岸兵力少,却可以随时用船载运士兵,一夜之间就能运来数万人马。
“我想,粤匪之所以在江北按兵不动,主要是为了对付吉字营。左宗棠的楚军都能投降,曾国荃的吉字营也难以例外。解决了吉字营,粤匪就要渡江对付我们了。”
曾国荃已经投降,但曾国藩严密封锁消息。因此,多隆阿、都兴阿对此并不知情。
都兴阿是满洲亲贵,更不会怕曾国藩。他更进一步,问多隆阿道:
“礼公,我有个想法,已经思考了很久,请你考虑一下。我想,湘军以两湖为根本,涤帅后撤,十有会撤向湖北汉阳府、襄阳府。
“两湖多水系,湘军水师已经全军覆没,陆军也就难以独善其身。以我度之,涤帅就算撤回了汉阳、汉口、襄阳,湘军也难逃覆灭的危险。
“我们两部都是八旗军队,不必跟着涤帅陪葬。不如北撤至淮河以北,从淮北反击粤匪。淮北河流不多,地势平坦利于骑兵,正适合我八旗骑兵驰骋。”
多隆阿眼前一亮,不由得对都兴阿刮目相看。撤军淮北,对二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连都兴阿都能看出湘军必败,可知湘军已经难以翻身了。
眼见多隆阿不住点头,都兴阿很受鼓舞,说道:“礼公,这几年,为了对付粤匪,我也读了不少书,下过很多功夫。自古中国南北对峙,古书常说是划江而治。但实际上,守江必守淮,南北往往以淮河为分界线,在淮河两岸争夺输赢。
“我朝起于东北,骑射功夫独步天下,尤其适合北方那种广阔平原。粤匪起于南方,水师尤其精锐,适合在沿江沿河作战。
“如今粤匪已经做大,屡战屡胜。我朝若要与之对抗,只能避实就虚,不要在长江流域与敌纠缠,而应保存元气,在北方平原与敌决战。”
这是什么话?多隆阿感到好笑。南方的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为财赋重地。失去了南方,北方的八旗、绿营都饭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
都兴阿撤军到淮北,再往北,就是山东、河南,靠近京畿所在的直隶了。若都兴阿果真这么样,很可能会把革命军引向京畿,岂非引狼入室?
到时室,朝中大佬随便给他安一个不战而退、不服调遣、贻误军机的罪名,就足以置他于死地了。
可抛开其他因素不讲,都兴阿所主张的,撤军至淮河北岸,无疑又是正确的。最起码的,要比现在留在湖北等死要好。
撤向湖北不可行,撤向淮北也不可行,还被曾国藩充作炮灰,多隆阿颇感绝望。他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直夫,军情复杂,咱们先撤守意生寺、童司牌,后面再见机行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