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皇家书店,我在大明长生久视,青红,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永乐大典刊印作坊正式开建,地点就在永青侯对面。
李青借着这个由头,朝也不上了,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家里,偶尔去东宫看看小胖,生活愈发惬意。
作坊不算大,占地仅有两亩,只两个半月便建设完成。
接着,李青贴了张招聘启示,便去了存放大典藏书阁。
~
“永青侯,这个你不能带走。”小太监见李青要把正本带走,当即不干了,“皇上说了,能看不能带走。”
“放肆。”李青脸一板,“皇上让本侯刊印大典,不拿走我如何刊印?”
“那也不行。”小太监苦着脸道,“侯爷你要是带走了,回头大典有个闪失,奴婢没法交代啊!”
这时,锦衣指挥使纪纲走来,“见过永青侯。”
顿了顿,昂首挺胸道:“圣上口喻:你要刊印就抄录一份儿,正本不可带出,朕看你小子不老实,收起你的小九九,敢打大典正本主意,朕要你好看。”
李青:“……”
他是啥时候看出来的,我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李青无奈叹了口气,“臣遵旨。”
看着一屋子大典,李青馋的不行,心道:“看来眼下是不行了,等把老四熬走再说吧。”
大典刚出炉没多久,老四宝贝的很,翻看都有严格限制,更别说带出去了。
这么多大典,李青哪里抄的过来,他也没那个耐心,于是去了翰林院,找了好些个书法好的,让这些人抄录,自己在一旁看着。
朱棣对永乐大典看得很金贵,全程都是太监净过手后,一页页的翻,根本不让外人触碰。
见状,李青彻底断了念想,知道有老四在,染指大典无望。
……
数日后,大典总计抄录一百册,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词歌赋。
与此同时,雕刻字模的工匠,印刷匠也准备就绪,开始按照内容雕刻,然后排序,忙碌了好几个月,总算是能正式刊印了。
李青为了以后偷梁换柱,特意自掏腰包,买了与大殿一样的极品宣纸,让工匠额外刊印。
忙完这些,李青清闲下来,每天去作坊打个卡,查看一下生产进度,余下的时间要么听曲儿钓鱼,要么带着三女逛街。
舒服日子过久了,李青都不好意思了,于是时常去皇宫,帮着小胖处理些政务,要么和朱棣侃侃大山。
不得不说,老四这个皇帝,还是很安逸的,比老朱爽多了。
老朱虽然也有好大儿,但大事小情都会关注,甚至自己也没怎么闲着。
老四就不一样了,他真就是半撂挑子状态,亦或说,他和好大儿分了家,他管武,大儿子管文。
二儿子虎视眈眈,看着大儿子。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运行更为顺畅。
其实朱棣如此,并非为了偷懒,而是他和文臣的矛盾太深了。
主要原因便是海上贸易,文臣对他恨之入骨,尽管脸上不敢表现出来,但心里相当排斥。
除非朱棣能停止下西洋,不然双方关系好不了。
幸赖,有小胖在,有他居中调和,国家施政一直很平稳。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胖反而更像是大明皇帝,因为他推行的政策,行使的权力,比朱棣还要多。
为此,朱棣没少给小胖穿小鞋。
小胖不是朱标,他也不惯着老子,挨了训就旷工,搞的朱棣一点脾气都没有。
没办法,现在的大明,离了小胖还真不行。
不是朱棣不行,而是他太能折腾了,通运河、建都、北伐……大明财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财政这方面,他又不在行。
若非小胖从中斡旋,夏原吉等人抠抠搜搜,大明甚至有崩溃的可能。
这些,朱棣当然也明白,但不妨碍他看好大儿不顺眼。
~
御书房。
李青将刊印好的《永乐大典》交给朱棣,“皇上请看。”
朱棣接过,打开走马观花的瞅了几眼,点头道:“印的不错,这一册的成本价多少?”
“五百文。”李青道,“不过随着刊印,成本会越来越低,但为保证持续受益,也不能刊印太多。”
“嗯。”朱棣又问,“作价几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