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蓝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萧蓝衣,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

“剖腹产、白内障摘除、结石摘除、截肢等手术方法,但臣妾看方法简陋,可能是翻译的词不达意。”

朱祁钰发现,谈允贤记录中,竟有整容手术的记载。

在患者颊部或前额切下一块皮肉,但不完全分离,再划开鼻子的部位嵌入,待生长后再与原来的部位分离,这是垫高鼻子的手术。

“我华夏医学中的手术,多用于军中,截肢等手术。”

“但臣妾在宫中藏书中的蒙元医书里,却见过用麻醉剂手术,似乎大食人更精通麻醉手术,成吉思汗身边就有很多外科手术高手,但如今大明精通的已经不多了。”

谈允贤没敢说不会。

战争,往往会摧毁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大明外科手术迟迟得不到发展,和战争有直接关系。

朱祁钰凝眉:“你的意思是,大食人也精通医术?”

“陛下,不说印度,安南、柬埔寨、老挝、暹罗皆有医书,那些古书运回来,臣妾都看了,和大明医书都有差别。”

“天下各国,怕是都有医书,都有独创一门的医道。”

“只是像大明、印度、大食这样成体系的医道,并不多。”

就是说现代医学,不是从石头缝蹦出来的。

而是经年累月,一点点发展出来的。

是从希腊医书中慢慢脱胎换骨出来的,而巴比伦、埃及、罗马都有成套的医术体系。

这是朱祁钰眼馋的,能把这些体系拿来,汇编成一本,再推陈出新。

只要他能将天下各国医书、医道高手聚集于大明,那么就能快速推动现代医学的诞生。

“爱妃帮了朕的大忙了。”

朱祁钰开始考虑,是不是不举行全部屠杀政策,而是保留一技之长的人,让这些人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

见皇帝思考,谈允贤也不敢打搅。

“去请老太傅来。”

胡濙正在编纂一本《交趾热病书》,闻听皇帝诏见他,是要商谈印度医书的事情,他便将医书手抄本,带着一起觐见。

结果,在乾清宫里,竟见到了谈允贤。

“老太傅是朕的长辈,是胡妃的嫡亲祖父,你见见也不算失礼。”朱祁钰安慰谈允贤。

胡濙认真行礼。

朱祁钰把心中猜想说了一遍。

“陛下,医道没有止境,自然是多多益善。”

“我华夏包罗万象,对文字视若珍宝,自然是要吸纳万千,濡养自身的。”

“可是。”

“调北军南下,政令已经传达下去了,若这个时候再生变故,老臣担心军将又该重新布置,会耽搁时间的。”

胡濙的意思是,这次算了,下次再保护吧。

北军收到圣旨,走天津出海,沿着海路去交趾。

近海的海图,大元就有,大元就用近海运输粮食、银子,代替内地漕运的;而大明建立后,永乐朝走过这条海路;倭寇手里也有这条路的海图;梁珤和项忠也走过这条路。

所以说走近海,危险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为了快速运兵过去,每船最少运两千人,不带补给,沿途各港口获得补给。

皇帝特意下令,北军不适应百越气候,务必多多征召医者,多带药材。

朱祁钰略微沉吟:“那就下次吧,把有用的人留下来,为大明效力。”

“陛下圣明。”

胡濙拿出手书,呈给皇帝看。

朱祁钰不太看得懂,让谈允贤看,谈允贤看得很认真,而这过程,朱祁钰和胡濙讨论别国医书的事。

“陛下,西夷、大食带来的书籍里,也有很多医书,老臣正在研读、整理。”

“老太傅您一个人太慢了,您招收一批医道人才,集思广益,尽快把这些医书分类整理出来,然后派人去教,在民间普及。”

朱祁钰做事,追求的就一个快。

谈允贤看完医书,赞不绝口。

约定个时间,请太医等一起,研读印度医书中的问题。

只要皇帝爱医,那么医道就会迅速崛起,民间会诞生无数医道人才。

就像宣宗皇帝喜欢书画,民间有多是画师,书画一道在宣德朝迎来高峰。

挥退胡濙,谈允贤回到永和宫继续读书。

朱英收到招降老挝的圣旨。

他刚刚安置新到的一万贵州军、三万朝鲜军入柬。

同时还有一封皇帝的密信。

告知他招降老挝后,会派人永绝后患,老柬之地必须拿出来安置江南人。

雨季过去,恢复移民之后,交趾压力陡增。

朱英严令地方,开垦生地,开发森林,并修建灌溉措施。

别看交趾土地肥沃、气候优越,却十分缺水,非旱即涝,没有良好的灌溉措施,再肥沃的土地也是荒地、废地。

安南没有大明这么先进的灌溉措施,他们也不精耕细作,对耕种并不在乎。

明人来了,将世界上最巅峰的农耕文明带到了交趾。

农人将森林焚烧,变成草木灰,濡养土地;把河里的淤泥一点点挖出来,摊在土地上,再将沤好的肥料埋好。

将荒芜的土地,开垦成了耕地。

这是明人非常擅长的事。

朱英还从福建引来茶种,在山坡上种植茶树,做成一片片茶园。

在攻打柬埔寨之时,他还给皇帝上疏,请皇帝收下老挝之地,老挝虽位于绵延山脉之上,却是难得的种茶之地。

只要建成一个个茶园,等待茶树长大,十年后树上结出来的就是金子。

他开始规划,老挝并入交趾的地区,则种茶树。

他的奏疏送到皇帝手中,皇帝送去中枢,中枢让王文在云南种茶,让岳正和项文曜在贵州种茶。

而招降老挝的人选,就是边镛。

边镛一直徘徊在广西交趾之间,正好用他去说服老挝王庞哈,归降大明。

朱英认为难度不大,毕竟老挝已经被大明吓尿了,又是特别穷的地方,遍地土人。

边镛欣然受命。

但庞哈不是傻子,柬埔寨被大明攻占后,他立刻派人联络暹罗,而暹罗的使臣也到了老挝。

对大明还算恭敬的下缅勃固王朝,竟驱赶了边永,也开始驱赶大明商旅,离开勃固。

上缅阿瓦也对大明不客气,竟拘捕了大明商旅,侵吞其财货。

靠近大明的麓川,将大明商贾杀死,侵吞财货。

甚至,对大明毕恭毕敬的满刺加,竟想收回新加坡,并开始派兵驱逐大明的船队。

渤泥在海上虎视眈眈,随时出兵截断大明的航线。

一个反大明联盟的雏形,正在形成。

朱英只收到老挝的消息。

王伟还在印度,也不知晓属国叛变的消息。

而大明已经准备过年了。

进入腊月二十,景泰十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南方项忠传来好消息,琉球尚德王上表,请求琉球内附。

遭到内阁的第一次驳斥。

三请三让之后,琉球就会内附大明。

琉球是必须掌握在手的,这是挟制倭国的要地。

驻扎在对马岛上的龚永吉,也传来好消息,虾夷国请求内附大明。

虾夷国,就是北海道,永乐朝大明在此设文山卫。

没看错,虾夷岛曾经隶属于奴儿干都司。

是大明国土。

大明巅峰国土,和鞑清不相上下,后世看到的鞑清地图其实只维持了二十年,而且上面很多地盘都是自己画上去的,算实控地盘的话,半斤八两。

而大明在库页岛上,也设有三卫,囊哈儿卫、兀烈河卫、波罗河卫,三卫。

但在宣德朝就放弃了。

虾夷国也从奴儿干都司的一部分,变成了大明属国。

大明的寰宇通志记载:虾夷海岛中小国也,其人须长四尺,尤喜弓矢插箭于首,令人戴瓠而立,数十步射之无不中者。唐显庆四年十月随倭国使人入贡,今乃属国也。

亦失哈编纂的书里,也写着:海外苦夷诸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

亦失哈曾经代表大明,招抚当地土人。

如今虾夷国请求内附。

“龚永吉不声不响,竟做成了这么一桩大事!”

朱祁钰兴奋:“朝鲜水师还安抚了库页岛,库页岛上的土人也愿重回大明的怀抱。”

“好啊,允虾夷国内附!改虾夷岛为姑射!”

“此地就是山海经中的姑射山。”

其实姑射山是库页岛,此时明朝对库页岛叫苦兀。

“龚永吉有拓土之功,朕欲封其为伯爵,派人去问问,龚永吉是否愿意转为武勋。”

这是曾经和龚永吉商量好的事情。

朱祁钰不过假惺惺问问,走一遍流程。

然后封龚永吉为武勋。

“收库页、姑射,不用单独立一省,纳入吉林也不行,吉林太广阔了。”

“再拆分出一省来,叫黑龙江省,把库页、姑射放在黑龙江省里。”

“以北琴海(兴凯湖)为界,湖西是吉林,湖东是黑龙江。”

“黑龙江简称龙。”

“吉林都司也改成吉林省,简称金。”

“派兵去驻守,再从内地移过去一批百姓。”

“东北实在太辽阔了,应该再建两个省,让阁部议一议,怎么划分,新省的名字是什么。”

“让俞山去督抚黑龙江。”

如此一来,东北就有六个省了,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还有两个没拿下来的省份。

“琉球内附后,划分在福建境内,不作拆分。”

福建这个尴尬的省份,得到琉球之后,就再也不尴尬了,可通往外洋,又扼守内海要道,外有琉球、宝州府拱卫,港口众多,是通往东方贸易的必经之地。

这次,福建版图彻底形成。

“琉球降为县,派一知县去治理。”

“加项忠的文勋。”

项忠不够封爵,那就加文勋,皇帝向来大方。

而项忠又送来好消息,征募了三万四千倭兵,全部运去益州。

大明已经初步和倭国的地头蛇建立联系。

胡豅上疏,百姓已经上了宝州和澎湖,但房屋田地都没着落呢,请中枢调配一批粮食过来。

宝州还是原始状态,上面的人也是土人。

木材什么的都不缺,人力也不缺,缺的是时间。

梁珤已经率水师回到了南京。

皇帝安抚他一番。

眼看就要过年了。

今年大明航海,火了三样东西,一个是豆芽,一个是圆葱,一个是红酒。

因为水手常年飘在水上,有很多人离奇死亡,宫中传出消息,在船上囤积豆芽、圆葱和葡萄酒。

果然有奇效。

圆葱也从哈密种植,推广到了中原种植,葡萄园也在华夏大地上再次兴起。

葡萄酒,在汉唐元比较流行,明人则不喜欢葡萄酒,更喜欢白酒。

而葡萄酒再次兴起后,寇深打算在哈密大面积种植葡萄,赚一波葡萄酒的钱。

但景泰十一年,最火的是海鱼罐头。

沿海省份,不甘心被肉罐头称霸市场,就鼓励渔民下海捕捞,制成海鱼罐头,畅销全国。

甚至,还有人研制出了古代防腐剂。

放在罐头里。

反正朱祁钰没敢吃,担心吃完会被毒死。

但不妨碍民间喜欢啊。

百姓生活日新月异,餐桌上也愈发丰富。

热河、宁夏屠宰的牛羊,降雪之后,大规模运入内地销售。

这种冻肉,在北方最受欢迎。

就说这次北军南调,临走之前,兵部特批了肉票,因为过年征战,中枢给二十万大军每人批了两斤肉票。

让二十万北军,欢天喜地的上了船。

这在景泰八年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逢年过节能吃点肉,但仅限于自己吃到几口,如今只要有调令,就会批东西,肉票、布票、香料票、罐头票。

什么都可能赐,让兵卒在民间地位直线提高。

人有钱,地位才会高,在哪个时代都一样。

景泰朝当兵的吃得好赚得多,社会地位自然高。

海鱼罐头刚问世时,兵部就批了两罐海鱼罐头给军中发下去,因为军中上下吃到了海鱼罐头,才把海鱼罐头带火的。

景泰十一年,第二火的,就是烤鸭。

整个京师,遍地都是烤鸭店,驰道上的食肆,全是烤鸭店。

主要原因是景泰十年末,中枢下旨,令天下养鸭子,中枢收鸭毛,给全军上下制羽绒衣。

天下都养鸭子、大鹅,导致肉价暴跌。

尤其是入冬之后,鸭鹅能够储存的时候,加上漠北的羊肉涌入市场,把禽肉挤垮了。

大鹅倒是不愁卖,因为大鹅饲养成本偏高,肉价也高,仅出的鹅毛就能回本。

填鸭成本低啊,这玩意是灌饲料长大的,成本很低,稍微鼓励,市场上就泛滥了。

市场上供大于求,鸭子泛滥。

皇家商行则大肆收购,不止收毛,肉也收。

然后开得烤鸭店遍地都是。

宫中还传出麻辣鸭货的制作方法,烤鸭店里的鸭货供不应求,多少都不够卖,把卤味店顶得够呛,有倒闭的风险。

皇家商行赚的钱,足够给二百万大军添一件羽绒衣。

也带火了鸭货业。

而皇帝的评价却是缺了辣椒,味道差几分。

但不妨碍百姓喜欢。

火了之后,以皇帝的风格,要么甩卖,要么赐给有功之臣,比如今年建功立业的功臣将领,都会得到店铺赏赐。

第三火的,还是煤油灯。

国内大力开采石油,煤油的价格是很低的,城市里的商业街,都挂上了煤油灯,取代了灯笼。

煤油灯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生活必需品之一。

还有很多东西都火。

比如水泥瓦房。

热河工匠竟研制出无限接近现代水泥的手工水泥,他被皇帝赐了一枚银符。

热河境内的一段驰道,就是用水泥修筑的。

也因此,很多富户,都用水泥修建瓦房,造价很高的,越贵的东西富户越喜欢。

这种水泥生产出来是弥缝用的,结果在盖房子上火了。

还是陈泰想出来的,修一段驰道,让天下人看看新水泥的厉害,然后水泥畅销了。

民间还兴起武术之风,因为皇帝广招天下武人,在南京举办一场英雄大会,所以武术兴起。

皇帝爱书,诗词歌赋小说皆在景泰十一年得到空前发展。

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皇帝也喜欢,并鼓励民间摔跤比武之风,那达慕不止在热河、宁夏办,在全国都办。

崇文重武,重农重商,永远是景泰朝的基调。

景泰十一年中,大量西夷物件涌入大明。

而被倭寇屠戮的松江府,改名上海之后,被皇帝重点建设成明珠城市,天下商品,都能在上海府买到。

而宫中藏书阁,从景泰八年开启,至今不曾封闭。

宫中图书公开完毕,就将翻译过来的西夷书籍、印度书籍、老柬暹缅等国的书籍、大食书籍等等,继续公开,鼓励天下人研读,编纂成体系。

皇帝重视,民间就会蔚然成风。

无数挖空心思想往上爬的官员,就会昼夜研读。

一时之间,民间产生西学热。

西学正在改变着大明,将大明带上哪条方向,谁也不知道。

反正,是对大明有利的方向,奋力前行。

一转眼,就过年了。

这是朱祁钰在南京过的第二个年,除夕夜却睡不着,他在等金忠的消息。

而在中枢。

李贤主持景泰十一年的年会,给官员颁发奖品。

除夕当天。

重臣则在内阁进行最后一场议事。

明年六部,就要变成七部了,第一任财部尚书,很有可能是李秉。

李秉建造热河,功劳很大。

只是欠缺些资历。

李贤如今执掌内阁,位居首辅,位极人臣,但他却如履薄冰,觉得中枢不如在辽宁舒坦。

“陛下圣旨,俞山任黑龙江督抚。”

陈文看了眼可怜的俞山,这么大岁数了,还得去那冰寒之地受苦。

<div class="contentadv"> 俞山却激动不已,能离开中枢,对他而言是皇帝特殊恩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偏偏期待

时京京

逆徒下山:总裁娇妻你别跑!

日天榜

甜软娇妻,被糙汉夫君宠爆了

张善感

宿主摆烂后总想着撩反派

奈小温

我十八线糊咖:做亿点科研怎么了

棒棒小可爱

重生后,在死对头魔尊怀里肆意撩

一方朔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