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十月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宋的剧烈运动,北宋不南渡,那日十月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应天府,堂堂的大宋都城,竟然会在眼皮子底下出现贼匪扣城的事情。
哪怕是赵榛也是没想到,也觉得匪夷所思的。
在赵榛的印象之中,并没有出现过这段历史。
大概率是因为自己的出现,扰动了历史轨迹所带来的变化。
“都是些山贼流寇?”赵榛再次向报信的亲随确认道。
岳飞已经离开,现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比谁都更加积极,但岳飞兵没有京城官军的军权,这么积极莫非想要单枪匹马的上去干?
赵榛也无法安稳坐下来,吩咐一声便准备亲自临城观战。
“看样子确实是些不入流的人,据说是附近落草为寇的马规统领的暴民。”侍从将他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赵榛。
疑点很多。
首先,大宋境内确实存在许多贼寇,占山为王,这是顽疾,哪怕是到了新中国之初,也大量存在。
至于宋朝中的山贼数量,恐怕是各大王朝之最。
宋朝的经济发展,将土地兼并的规模推到了极高的地步,无法抑制的高利贷,导致大量破产的贫民的产生,想活命,也只能无奈的沦为贼寇。
宋朝拥有大量滥竽充数的士兵,也是基于两极分化严重,贫民倍增的现状,给无家可归的贫民安排的工作,但能够吸纳的贫民有限,大量贼寇存在,依然是宋朝难以忽视的现状。
然而,贼寇虽然多,敢直接和官军对着干的人却很少。
大部分都是抢劫百姓混口饭吃罢了。
就算和官军对着干,也肯定找软柿子捏,先攻占几个防备薄弱的州县才是一般贼寇优先选择的策略。
这么堂而皇之来到大宋都城面前,傻子都不会干出来的傻事。
所以赵榛觉得这件事情的背后,恐怕没有表面如此简单。
“必然有人暗中操纵。”
“臣也觉得。”岳飞走了,李纲仍然陪同在赵榛身边,他也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古怪,很不寻常。
“兴许是,贼寇觉得都城防备薄弱,想着趁虚而入。”李纲在思考了一番提出了新的观点?
“薄弱?京城带甲十万,贼寇怎么会觉得薄弱?”
“相对于以前薄弱。”李纲解释道。“天下精锐汇于京师,现如今,陛下将精锐布置于黄河一线,这应天的兵力足以守城,但相比于开封的岳飞,徐州的刘光世,以及淮西的张俊来说,都略有不足,贼寇兴许是因为这一点,才敢有底气直接扣关京师。”
李纲提醒了这一点后,赵榛确实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大宋军事策略便是强干弱枝,最精锐的军队安置于京师周围,而各地的守军则是一群乌合之众。
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势力作乱,就算作乱也有足够碾压的实力平息叛乱。
但这样的军事策略,对内稳的一比,对外就弱成一只鸡。
地方军队在外地面前被轻易击溃,直到金军打到京师,被赵佶嚯嚯成废物的中央禁军又不堪大用,最终让金人得逞,干废了大宋。
赵榛的改变,就是将边防的力量加以增强,此消彼长,京师的力量肯定会相应的减弱。
“京师的兵力的确是比以前弱了。”赵榛也承认这样的现实,但为了能够增强大宋的对外战争能力,这也是必要的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