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泠秋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华尔街的援助,德意志涅槃,幽泠秋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霜风消散,冰雪初融,1923年的严酷寒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过去,一片和煦的春意终于降临在了中欧大地的上空。&8598;&20070;&12398;&38405;&9792;&23627;&8730;&119;&119;&119;&46;&115;&104;&117;&121;&117;&101;&119;&117;&46;&99;&111;&109;】
对于德国民众而言,1924年的春季也是他们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绝望寒冬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希望和温暖的幸福时刻。因为在这几个月里,从大战结束后就一直折磨他们的恶性通货膨胀终于被遏制住了。46岁的亚尔马·沙赫特临危受命,于1923年末出任德国央行行长,而他也在这个职位上创造了所有前任都远不能及的卓越功绩。已经几乎没有任何黄金储备的德国央行发行了用地产抵押的新帝国马克,以1比1万亿旧马克的价格进行兑换。在沙赫特的运筹努力之下,德国崩坏的经济结构得以重新确立,马克的币值和汇率稳定下来,国际投机者也停止了对它的攻击。当德国民众看到市面上已经不再上涨的商品价格的时候,他们无不从心底涌出了一股恍然若梦的感慨和激动;这个稳定的市场经济,自己已经有整整十年没有体会到了!
不过,对于雄心勃勃的沙赫特而言,仅仅平抑通货膨胀显然不是他想要的全部。100年前的普鲁士同样没有通货膨胀,但国家整体实力却只在欧陆列强中居于末流的地位;当前的德国虽然早已是一个体系完备的工业国,但整体经济情况也没有比当初好到哪里去。由于长年的经济衰退和法比强盗的横征暴敛,德国在1923年的工业产值只有1913年的55;全国共有近2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0。因此,将德国经济带回到大战前夕的巅峰水平,才是沙赫特的最终目的。
作为声名远播的经济巨匠,沙赫特自是明白德国经济在战后5年不断萎靡的核心根源。如果不妥善解决这笔高达1320亿金马克的天文战争赔款问题,那么就算是他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真正做到点石成金的公然开挂。按照牛顿的理论,即便是宇宙星河,也是在“上帝最初的一击”之下才开始缭绕飞转;当前的德国经济要想实现凤凰涅槃般的重生,同样也需要得到海量的贷款支援来提供“最初一击”的源动力。那么该向谁寻求帮助呢?哪个国家既有能力又有意愿帮助德国呢?欧洲的那帮邻居和对手要么心怀叵测,要么也没有几分余粮,沙赫特也根本指望不到他们。经过一番沉思之后,他的目光便越过浩瀚的大西洋,准确地投向了那个已经是世界中心的灯塔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发横财的美国已经取代了传统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超过一半的世界黄金储备掌握在白宫之手,其工业总量和经济产值无疑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进入1923年以来,美国经济更是全面进入了“柯立芝繁荣”的鼎盛时期,其每天都在不断的狂欢中创造繁荣奇迹;华尔街各大银行财团所积累下的雄厚资金,急需找到一个投资容纳的宣泄口。此外,已是资本主义龙头的美国政府,也水涨船高的想要更多的主导世界事务,而要真正深化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向实力仍存的欧洲进行经济渗透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德国伸出的求援之手,正好和华尔街的金色魔杖一拍即合,在摩根财团的牵头下,一个庞大的重建德国经济的计划,便由以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团队制定了出来。
在这份计划中,美国将向德国注入数以亿计的海量贷款,这些钱将帮助德国重建工业和经济,而之后的产出就将是贷款的获利回报。尽管英法等欧洲国家都对美国此番高调介入欧洲事务的做法感到极为不安,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道威斯的这份“养鸡下蛋”的计划,的确是在现有框架下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唯一办法了。想让德国这只母鸡光下蛋不吃饲料是不可能的,前几年的情况已经证明了单凭德国自身之力根本给不出条约所规定的赔款;而法比两国在这一问题上诉诸武力的做法更是鼠目寸光的愚夫之举,这直接使得原本还能勉力支撑的德国经济轰然崩溃,最终只能造成一损俱损的局面。
实际上,法国在这场占领鲁尔的掠夺过程中,刨去占领开销之后的所得利润极为有限。这不仅比不上他们在正常情况下所应得的赔款金额,更极大败坏了自己的国际声誉,使得对德国赔偿问题的主导权转移到英美的手中。此外,法国的这一行动还深化了与英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在鲁尔危机中既担心已经同苏俄达成和解的德国、会承受不住恶性通货膨胀的打击而变色赤化,又忧虑于法国恣意践踏战败德国的主权和财富、所在欧洲造成的一家独大,这使得伦敦对德法两国的态度在20年来第一次发生了逆转。此刻面对美国的这份对德援助计划,有心重新平衡欧陆形势的英国几乎是举双手赞成;而刚刚在出兵鲁尔中碰了一鼻子灰的法国,也无力反对高举“发展、和平、公正、共赢”等光鲜亮丽大旗的美国人,因此这份“道威斯计划”便在1924年被轰轰烈烈的实施了起来。
对于拥有稳定美元来源的布罗姆-福斯船厂而言,马克汇率贬值的终止无疑是相当不利的局面。这意味着鲁道夫用极小的花销就能收购一座大厂、并轻易支付工人薪水的梦幻日子都将一去不复返。然而,随后到来的美国资本的大量注入,却是为鲁道夫的家族企业发展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
在刚刚过去的整个1923年里,借助马克崩溃的扶摇之风,鲁道夫所掌控的企业已经收获了极为丰厚的硕果:实力稍弱的威悉造船厂和基尔造船厂已经被其完全吞并,日耳曼尼亚造船厂的最大股东也已从克虏伯变成了布罗姆。现在的布罗姆-福斯已经是德国国内名副其实的造船巨头,兼并三家企业的它先天具备了“卡塔尔”式垄断的潜质。而这也更加容易被美国财阀所选中。
历史上美国资本在进入德国之后,也很快就看中了这种由统一定价限量的协议联合起来、控制某一个行业的整个市场的方式。虽然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存在不够稳定的缺点,因为构成“卡塔尔”的每个人都有破坏协议的动机,但由于德国人早在14世纪的汉萨同盟时期就养成了重信守诺的优秀素质,干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向来被他们所不齿,因此其在德国却拥有异常强沛的发展潜力。在这种框架下,银行家们的操纵方法也变得很简单:他们只需让其中一个或几个强力企业,在一二种产品上占据绝对优势,即可将整个垄断的“卡塔尔”握在掌中了。
此刻已经成为业界龙头的布罗姆-福斯,便是无疑吸引着美国资金注入的理想企业。虽然它所主营的造船,比不上化工、钢铁、电力等这些命脉行业在整个德国的广泛受面,但鲁道夫每天收到的请求合作的信件仍是不绝于途。对于这番情形,鲁道夫不禁感到有些困扰:自己现在并不需要贷款,美国资本的介入反而会使得自己对船厂的掌控力度出现下滑的状况。而如果自己不接受这些贷款,又会显得过于特立独行,并丧失掉好不容易才在同行面前建立起来的产业优势。
得知这一情况的方彦,则就没有鲁道夫那么多的顾忌了。他在一封家信里竭力劝说便宜老爹要趁此时机竭力吃进美国人的资金,以便进一步扩大船厂对其他同行的垄断产业优势。至于因控股份额减少而产生的对企业控制力下降的情况,则并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现在的美国与德国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的政治冲突,白宫甚至还乐于看到欧洲各国继续明争暗斗;美国投资者并不会在意自己的钱是用来造商船还是造军舰,只要能有钱赚就不会在具体决策上对自家造成什么阻碍。
在方彦的劝说下,鲁道夫尝试着与一些美国投资方取得了联系。而他们的态度果然如方彦所预料的那般:只要能得到每年5~7的利息,那么董事会的人则根本不管船厂的具体发展方向,反正德国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威胁到美国。得到这番保证的鲁道夫心中大定,当即开始大批量的吃进贷款;在他看来,凭借着今后必将收入囊中的海军订单,在明面上维持一个良性的资金链不会有任何障碍。
实际上,除了这层表面的原因之外,方彦鼓动鲁道夫吃进美国贷款还另有深意。因为熟知历史的他知道,德国今天所得到的美国贷款根本就不用还全。只要世界经济危机的大势仍旧会在几年后出现,美国人所向德国投入的这些资金就都会因为绥靖政策的推行,而作为“友情馈赠品”完全融入德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方彦不主张从美国人手中捞贷款都对不起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