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隽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杨才良,乔庄密事,白隽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施明清微微颔首,思忖道:“这样就说的通了。太子被废,豫王被诛,所有成年的皇子中,以晋王出身最为高贵,才貌品行皆为上乘,在朝中素有贤名,皇上对他也十分倚重,说是独领风骚也不为过。九皇子虽未及冠,如今又无母妃亲族支持,但文韬武略,机敏聪慧,即便性情上比较狷狂,朝臣们对他还是赞誉时多,谏议时少。最重要的是,皇上对他宠爱极深,只看这次御书房之事就知道,虽有镇北侯、豫王这样的乱臣贼子影响,皇上仍对九皇子抱有很大期待。”
“没错。”袁二爷十分赞同她的看法,“皇上若是想处置九皇子,早就动手了,还用得着御史开口。听说那日沈大公子替九皇子挡了一剑,皇上当时未置一词,翌日却赏了他一瓶上好的金疮药,以示嘉奖。明眼人都看得出皇上心中不舍,晋王殿下这步棋,未免显得太不高明。”
“或许是太心急了吧,毕竟机会难得,若等他日九皇子羽翼渐丰,再想下手就难了。”施明清微微一笑,接着前话问道,“杨御史的提议,皇上采纳了吗?”
袁二爷笑着摇头:“自然没有,后来茂大伯父站出来与皇上商议选派朝臣前往黄河沿岸巡查加固河堤之事,岔开了话题。皇上显然对此十分满意,当场点了朱大人为巡查钦差,择日出发。”
朱大人指的就是潘寻姝的丈夫朱四爷,虽然是亲戚,按辈分算,朱四爷还是晚辈,但朱四爷的品阶远远在袁二爷之上,平日里又没什么来往,所以他仍称朱四爷为“朱大人”。
施明清讶然:“不是说递了折子要辞官?”
“折子递上去就在御书房压着,皇上一直没有批示,今日估计也是凑巧,刚好茂大伯父出来替皇上解围,皇上就驳了朱大人辞官的折子,赏了他这个差事。朱大人骤然丧妻,正值伤心苦闷之时,趁此机会出去散散心,也是件好事。”
加固河堤之事自有工部的官员操心,巡查钦差只需要代表皇上去巡视一圈,既不用劳心费力,一路还有各地官员接待,的确是个美差。
袁二爷夫妻兴致勃勃地议论着,隔着大半个京城的晋王府里,晋王也在为早朝发生的事恼火。
他背着手在书房踱来踱去,嘴里道:“这个杨才良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脑子被驴踢了吗?没事瞎蹦跶什么?”
“此人是严阁老的门生,正月里刚从都察院经历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并不是咱们的人。”立在书案前的一个面目谦卑的绿衣男子说道。
他口中的严阁老指的是年前刚致仕的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严松。
晋王听到“严阁老”三个字,原本就不舒展的眉头皱得更厉害,正要说什么,门外响起侍从的通禀:“王爷,邵大人来了。”
“快请进来。”晋王面色微霁,走到书案后坐下。
身穿绯色蓝绿孔雀补纹官袍的邵庄施然而入,从容不迫地向晋王行礼:“王爷。”
“来了。”晋王朝他笑了笑,“坐吧。”
旁边的绿衣男子躬身作揖:“邵大人。”
邵庄笑着点头,客气地称了声“焦长史”,坐了左侧一溜太师椅的首座。
晋王的心情看起来好了许多,指了指右侧的太师椅对焦长史道:“你也坐吧。”
“谢王爷。”焦长史恭声道,侧身半坐到邵庄对面的太师椅上。
侍从低眉顺目地上了茶,又退到门外。
“善迁。”晋王喊道,“今日早朝之事,你怎么看?”
邵庄沉吟道:“皇上对九皇子尚余父子之情,杨御史这么早跳出来发难,未免会让皇上觉得王爷缺少手足情谊。”
晋王不由扶额:“此事并非本王授意,本王也是今日才知道杨才良这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