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和合三仙,重生光影年代,大秦兵,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穆沐的父母都在机关工作,而且与柳雨菲的母亲一样,也是文化方面的。

柳雨菲叫他们爸爸妈妈,她和穆沐从大学开始,就开始互相叫对方的父母爸妈,如同亲姐妹。

她对苏长青说:“我觉得她父母就是我父母的翻版,各方面都很像。”

相似的家庭或许就是某种阶层固化,生活方方面面差别不大,包括什么样的父母培养什么样的子女。

而且都认为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芭蕾舞蹈家是很有格调的事。

舞蹈也从来就不是个大众化行业,尤其是芭蕾舞,家里得有一定条件才能培养得起。

每个行业内部都有鄙视链,舞蹈界也不例外,芭蕾是第一梯队,民族舞第二,这些都是演员。

国标舞靠参加各种比赛过日子,应该算运动员,而跳拉丁的都不知算哪路人。

把女儿培养成第一梯队人才,当然是成就,事实也证明成功了,两个女孩都特别优秀。

穆沐父母都是那种比较矜持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接物有礼有节。

作为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文化官员在家也坚持说苏州话,而且有紧迫感:“我们不说,你们是不会说的,那么下一代就连听都听不懂了。”

吴语一旦断档,文化损失的确很大,至少弹词、越剧什么的就没人唱没人听了,于是三个年轻人也只好跟着讲。

穆爸爸甚至说:“你们都已经是国内顶尖的文化人,要为传统传承做些贡献。”

苏长青频频点头:“是是是。”

在外地人听起来,属于吴语的苏州话、嘉兴话、上海话和杭州话都差不多,其实腔调还是不一样的。

很久以前嘉兴是属于苏州府的,所以两地语言相通,而上海原来是松江府,很长一段时间归嘉兴管,所以上海话与嘉兴话基本类似,这样一脉相承下来,虽然后来各地语言有了些演变,但交流不是问题。

杭州话的腔调则和这些地方差得比较大,但认真听也能互相明白意思。

晚饭准备得很丰盛,气氛没苏长青家那么热烈,不过鸟语花香的却有一种更加乡土的感觉。

初二本是归宁之日,出嫁女儿回娘家。

穆沐还没出嫁,这样的安排不算合适,但也不算唐突,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也不那么较真。

甚至苏长青在柳雨菲教导下按当地风俗买了伴手礼,烟酒糖什么的都有,已经像个女婿。

趁穆沐不注意,柳雨菲揶揄他:“来都来了,就一步到位吧,干脆改口叫爸妈吧,连我都叫,你不能更见外吧?”

苏长青也明白嘴甜的重要性,可总觉得现在改口太冒进,失去了战略缓冲。

于是反揶揄回去:“我们两个兄妹相称,我叫你父母叔叔阿姨好像也不合适,干脆一起改了吧,都叫爸妈。”

柳雨菲白了他一眼:“想什么呢,没事找事?”

初三去了姑苏城外寒山寺。

这应该是国内最著名的寺庙之一了,得力于张继的《枫桥夜泊》。

这首诗就不多说了,好像没人不知道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长青以前就来过这里,当年还在门口的山墙下拍过照。

当年是与谁同游的寒山寺?

谁在对面按下的快门?

苏长青不愿意多想,前朝旧事,想多了不胜唏嘘。

寺里有个碑,刻着张继的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语

风之密语

清风avalon

宠妻指南:傅太太超甜唐锦瑟傅靳言

佚名

我孩子的妈妈是大明星

御小月

天才小农女:学霸军少宠上瘾

小石头

护国上将

周天张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