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非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0 送上门来的机会,星光战场,方非烬,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呃……你面前的就是。”苏钺耸了耸肩膀,指着自己的鼻子道。
“什么?”特纳震惊地道,“不好意思,苏先生,这……这简直太让人意外了!”
“没关系。”苏钺不在意地笑了笑,“可是,我恐怕不能答应特纳先生的请求。”
“为什么?”特纳马上就急了,“价钱的问题不是问题,只要……”
“不不不。”苏钺摇了摇手,“特纳先生误会了,不是钱的问题。这段音乐是专门为我们国家的军人制作的,首发也是配合的我们的阅兵式的镜头,换句话说,这段音乐已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紧紧联系起来了,不仅是我们国家,甚至是特纳先生这样远在大洋彼岸的人也看到了配有这段音乐的阅兵视频。在我看来,这段音乐表现的并非军国主义思想,而是军队的铁血味道。而把这段音乐再次配到影片中纳粹军人身上,我想,恐怕并不合适。特纳先生也应该清楚,纳粹军人的形象意味着什么。”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特纳无力地瘫坐在了沙发上,“看来我只能继续用那段狗屎一般的音乐了。”
“嗯,事实上,或许我可以给你一些帮助。”苏钺想了想,还是说道,“不过,我希望能听一听这部影片的梗概。”
“真的?”特纳马上又活了过来,既然苏钺能够写出那段令人震撼的音乐,似乎也应该可以写出差不多风格的东西。
“那好,我就给苏先生简单讲一讲这个影片中的故事……”
说实在的,这个家伙真不是讲故事的材料。昨天晚上接到苏靖电话的时候就查了这位特纳·伯格导演的材料,也看了几部这位导演的电影。不可否认的是,这位在欧美有着很高声望的大导演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很强,可是用嘴说嘛……
不过苏钺越听越惊讶,二战时纳粹占领区的犹太人的故事、良心未泯的德国企业家救助犹太人的传奇经历,军火厂、集中营……这不就是《辛德勒的名单》吗?
故事听完,苏钺陷入了沉思。这个故事太熟悉了,在另一个世界的那部电影也太经典了。若是特纳拍出来的这部电影真能成为这个世界的《辛德勒的名单》,自己有插一把手的机会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怎么样?苏先生有什么想法?”特纳见苏钺久久不语,就开口问道。
“很精彩很感人的故事。”苏钺想了想,笑着夸赞了一句。
“是的,很感人的故事。”特纳点点头道,“这是我那位投资人父亲的亲身经历,当时还是个孩子的他就是当时被救助的一千多人中的一个。所以我的投资人对于纳粹党的仇恨比别人更加强烈,所以提出那样的要求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为了完成这位先生的愿望,我想我可以帮助你。”苏钺笑着道。
“那就太好了。”特纳满意道,“多长时间可以看到作品?要知道,加上美国电影协会审核的时间,我们剩下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若是特纳先生可以留三天,就可以把录制好的音频带走;若是只能留一天,恐怕只能带着简谱回美国了。”苏钺笑着道。
“三天!”特纳兴奋地喊道,“我带音频回去!”
“那我就去工作了,特纳先生请自便。”苏钺笑着起身去了录音棚。
若说起另一个世界和纳粹有关的音乐,恐怕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被讹传为《SS闪电部队在前进》的《TheMass》。但实际上这首合唱风格的作品只是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被和纳粹军歌联系在了一起。苏钺曾经听过这首音乐改编来源的《布兰诗歌》,也听过好几个版本的根据《布兰诗歌》改编的现代摇滚音乐和合唱作品。这次就准备从中选择两个版本交给特纳。其中一个节奏和缓神圣的合唱版本其实可以作为犹太人进入集中营的镜头的苦难抒发和最后胜利时的救赎般的祈祷;另一个用电吉他和打击乐演奏的节奏激烈的摇滚乐可以作为纳粹军队进军和行进的背景音乐。
伴奏好弄。合唱版的交响乐团伴奏没时间弄,完全可以用电脑模拟合成音效,到时候再让特纳从美国重新找人录制就好;摇滚版的更简单,苏钺本身就能弹电吉他,李正的技术比苏钺还要好些,架子鼓手公司也不缺。可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于,卡尔·奥尔夫当年弄出来的合唱的歌词是德语!《TheMass》是法语!整个公司都找不到会这两种语言的人。
没办法,苏钺去外语学院找人,自己根据记忆唱出来,让人按照发音将歌词记录下来,然后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抠发音,最终弄出了简谱,然后依然是找外语学院的同学帮忙录合唱。
三天后特纳拿着两份音频满意地走了。他走了两天之后,苏钺就接到了来自美国的电话。
“苏,有个机会,来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