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9章 乱世与灭佛,水浒第一大官人,比目鱼,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任的住持原是西印度国出身,因慕中华风物,便万里迢迢从流沙河、星宿海走了八九个年头,才到中华区处,迤逦来到山东,入住了永福禅寺。
他见这寺庙实在破败,便四处化缘,因经文说得好,故而渐渐的信徒也多了起来,把寺庙都逐一翻修了……
李庆听后,打开了募缘疏簿,见上面写着满了蝇头小字,满是禅机,看得人头都大。
一直看到最后面时,信上才终于吐露了心意,说是想在大殿中重造一座两丈高的金身大佛,开口便向李庆化缘万贯金银。
信中还说,若是李庆能慷慨解囊,佛祖必然保佑,以后“父子孙个个厚禄高官,凡所营求,吉祥如意。”
李庆看了后,心头顿时大怒,把这募缘疏簿扔到了地上,骂道:
“这些利欲熏心的秃驴,实在是可恨!”
月娘惊道:“官人既不想布施,便不理会他就是了,何必动怒伤自己身子?”
李庆道:“我非是恨他来找我要万贯钱财,只是气天下百姓多的食不果腹之人,这些秃驴不去普渡众生,反而在想着铸两丈高的金身大佛!”
月娘一脸的迷茫,她一向待在深闺之中,很少出门,只觉得寺庙要铸大佛也是常事,故而不太明白李庆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李庆其实是从中看到了佛寺的危害,
若太平日子,这也没什么,佛家毕竟劝人向善,对社会的安定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但在这乱世,百姓都没钱吃饭,佛家却大铸金身,本就是一种恶行,
此外佛寺一般都不纳赋税,而且侵吞农田,趁乱收纳百姓为私户,对地方的治理又是另一大害。
若非如此,历史上也不会有“三武一宗”灭佛之事了。
“三武一宗”,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
此四人中,拓跋焘攻灭胡夏、北燕、北凉,统一北方,向北,远逐柔然,向南“饮马长江”。
而宇文邕则灭了北齐高士一族,统一北方,死后北周才为杨坚篡位,然后向南统一全国,结束了二三百年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则统一的底子,便是他打下的。
唐武宗李炎,更是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少有的中兴之主,在位期间对内打击藩镇,对外击败了回鹘人的入侵,重振了朝廷的声望。
而后周世宗柴荣,三征南唐,北伐契丹,气吞万里,更是在五代乱世中,评价极高的君主。
可以看出,实行灭佛的“三武一宗”竟没有一个是庸君,甚至都是数千年封建制度下,最为出色的那一批帝王。
而且“三武一宗”所处的年代,也都是如现在一般的大乱之世,灭佛之后,国家的实力提升极为显著。
李庆已打定注意,待以后控制的地盘再大些后,也要灭一灭那一部分只顾敛财、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佛寺。
不过这事可都小心行事,还得仔细筹划好才行,
要知道,“三武一宗”的下场可都不太好,李庆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这四人都是壮年而死,其中唐武宗李炎死时,更是年仅三十二岁,致使大唐的中兴如昙花一现,委实是可惜。
据后人分析“三武一宗”都是壮年而亡,可能与他们都实行灭佛之策有关。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信佛的人实在多不胜数,保不准就得罪了谁而浑然不自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