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三章 道密两旁证,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洪山诗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位法师,是修习密教的,他也谈过善行慈悲与初禅的关系。大体上的意思,与今天我们所听老法师差不多。这算不算旁证呢?”

“你得先说,看我听不听得懂。”

“我觉得,他当时说法时,我是大致听懂了的。他有一个大致的思路,从善行到善心,再到慈悲,这个扩充的过程,贯穿整个修行的过程,最后才有可能达到初禅的果。”

我就是要这种听得懂的有思路的讲法,可惜我没听过,所以,尽可能地,让万师兄复述出来。

他在复述之前,谦虚了一下:“我可不能保证是原意,原话就更谈不上了,估计加了许多的个人理解与说法,而且,我在讲时,你莫插嘴,要不然,我思路断了,就回忆不起来了。”

我要他少废话,直接说就行了。下面是他大致的意思,我也是根据回忆整理的。

要入到初禅以上境界的人,都要修四无量心。善心一定要超越欲界天的善心,不起烦恼,才有可能入到初禅以上的禅定。如果你的心里充满了烦恼,什么事情都会动你的念,怎么可能入得了初禅呢?你怎么练也达不到那个境界。

即使你心住在一个境界上不动,但是如果没有长期的稳定深入,偶而入一下,遇到一点事情,嗔心一动,你多久都入不了定,没忏干净之前入不进去。你要忏很久很久,才能慢慢恢复,又开始入一点定。

也许你勇猛精进,在一个不见人烟的地方可能会入一点定,那个定都入不了初禅,为什么啊?因为你的善心不够。过去的业障翻出来,心里面起贪、嗔、痴,只要这些烦恼现行,你就入不了定,最多就入个欲界定。入不了初禅就是因为我们烦恼重,慈悲心不够。

有些人说入定就是把心住在一个境界上就可以了,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书上都看到过,修四禅八定的人都得修四无量心,有很好的善念、心很宽容、善良的人,才有可能入得了这样的初禅。

现在世界上入初禅的人很少,有些天性很好的小孩子还有点天人的境界,有时候睡觉时还会入到初禅天众生的定中去。现在的成年人烦恼太重,所以你们不要奢谈什么菩提心,菩提心没有那么简单,平等心不修,你分别念很重,你看不同的人马上起不同的念,这样的人根本入不了定。

我们凡夫对所有人心态是不一样的,对父母、对朋友、对普通朋友、对怨敌,你心态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凡夫。对你好的,你对他起执著心,对他好一点。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没开始修行的一种表现,分别念特别重——这是我的父母,那是他的父母;这是我的孩子,那是他的孩子;这是我的朋友,那是他的朋友;这是我的师父,那是他的师父“我”和“他”分得特别清楚,说明你平等心都没开始修,没有平等心,分别念极重。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入得了定?一出定全是分别念,谈菩提心太早了。连基本的慈悲心都没有,你说能修出什么来呢?念什么咒也没有用,还修空性智慧啊,空性智慧可以降伏一点自己的烦恼,至少可以息灭一点自己的贪、嗔、痴,但慈悲心还是不够。

你们好好想想自己是什么根基,要想去极乐世界,还是要先好好地培养慈悲心。为什么念佛的人千千万,往生的人那么少?就是因为没有慈悲心。

我们天天在讲学发菩提心,其实我们的慈悲心还没生起来,面对一点对境,慈悲心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谈什么菩提心、往生净土?不可能的事情。

念佛的人千千万,为什么往生的人极少呢?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菩提心。有些人看到某某往生了,可能看到的是幻觉,或者是升到天界去了。升天很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真的发了菩提心才行。发了菩提心才有真正的信愿。信愿是包含了菩提心在里面的。愿要发得真实、自然、不造作,不仅仅是嘴巴念念而已。

比如有些不孝之人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会念恩之后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就开始学习孝顺父母。刚开始还是很造作的,但慢慢的,随着串习的时间长了,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我们修习菩提心也是一样的道理。刚开始要长期的思维串习,然后就是修,要修到量,否则面对一点点对境,菩提心就瞬间从心相续中消失了。

想要完整的修习菩提心,需要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起修,连外道都知道要修四无量心啊。入到初禅以上境界的人都要有修习四无量心的基础。所谓没有相应的善心,就入不了相应的禅定。修初禅的条件,要有超越欲界的善念,不起欲界烦恼,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入初禅。

先说降服烦恼。如果心相续充满了烦恼,一些琐事、小事都会扰动你的心念,即使你的心偶尔可以住在一个境界上不动,但是如果没有长期的稳定深入,是很难保任这种状态的。降服烦恼,首先可以选择忏悔法门。忏悔会使罪业清静,心相续不起恶念,得到上师三宝之加持,对修禅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其次是培养善念。不要以为初禅只是心住在一个境界上就可以了,不是那么简单的。四无量心没有修到量,你就进入不到那个境界。现在很多的修行人,上来就打坐,或者黄布一盖、手印一结,好像你就是本尊一样。心中并不知道这些修习禅定的方便,不按这个次第去修。就算是躲起来修,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即使没有外缘侵扰,过去的业障都会翻出来,心里面就会生起贪、嗔、痴等烦恼。只要这些烦恼现行,心相续就入不了定。

没有菩提心,往生净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四无量心修习的次第是先修舍无量心。所谓舍无量心,即是舍弃一切冤亲之差别相,而平等对待。平等心不修,看不同的人,就生起不同的念,分别念特别重。“这是我的父母,那是他的父母,这是我的孩子,那是他的孩子,这是我的朋友,那是他的朋友,这是我的师父,那是他的师父”,把心都浪费在这种分别上了。舍无量心修好之后,再接着修慈、悲、喜无量心,最终就能生起珍贵的菩提心。

现在的人倒好,善念也很少,基本的慈悲心都很微弱。直接上来就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要去西方”。好像西方是你家开的饭店一样,想去就去。你就是去饭店兜里也得有oney啊。也不是说你想去就能去啊。就像一首歌里唱的:“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还有一些人也是一上来就直接念咒,不发慈悲心。不发慈悲心有什么好咒的呢?难道是咒自己和别人不好过吗?

根机稍微好一点的人可能会直接修空性智慧,修空性智慧至少可以降服一些烦恼、息灭心相续的贪、嗔、痴,但是慈悲心还是要修的。虽然把草给拔掉了,庄稼还是要种的。所以,我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老是稀求入这个定那个定,老妄想着要去极乐世界。真想去,送你一句话,先好好修慈悲心吧。

等了他一会,大概一分钟过后,再没听到他讲话,我才敢问到:“讲完了吗?”

“对啊,讲完了,我所能够记起的,就这些。”

“但是,这只是说了四无量心,说得有点多。而今天和尚讲的,是善行,外延有所不同,旁证,也得讲概念与逻辑的统一吧?”

刚问完,我就后悔了,跟哲学教授纠逻辑错误,不是找死?

“你没听说南先生那个故事吗?他当年跟他师父一起朝峨嵋山,碰到乞丐的故事?”

这个我当然熟悉,书上写得很清楚。大约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南先生在四川拜盐亭老人为师,他们一起去峨嵋朝圣。路上遇到许多乞丐。他师父说:“这些乞丐,你不要觉得自己好,人家可怜。或许,人家就是观音菩萨,专门在这里来度你的。”

南先生后来想,这些人如果是菩萨,那就是为了培养我的慈悲心,让我施舍,让我善行,是为了我修行而来的啊。

我明白了万师兄的意思:“你是说,慈悲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善心,但培养善心的,是善行。”

“对了,按我的理解,慈悲是靠善行来培养的。当一个人拥有慈悲心时,同时就有了无我的智慧根基,大概就具备了证果的条件吧?”

理是这个理,行确很难行。我望着溪水边那些提水回屋的人们,没有一个,用水前念过往生咒。溪水中大量微生物,也是六道众生,该如何善待它们呢?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这是唐僧的作派,我少年时,甚至还有点讨厌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真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的系统造反了

平谷一点皮

我女儿是鬼差

森刀无伤

御道统

我最浪01

历史背后有个鬼

八黎

穿越者搞事联盟

微云疏影

超神异能者

一抹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