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战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发雷霆,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键盘战斗家,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朱棣的询问,朱高炽非常理解。
这是对步入工业前夕,农业社会诞生的迷茫,在八十年代很常见,包括很多学者,也提出了种种担忧。
特别是西方学者,或者海归派,以西方的经济理论推论,对中国模式的怀疑。
这个模式,用三十年证明了是成功的。
但是后人能不能维持住,继续推陈出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就是当下一辈的责任。
朱高炽自己则丝毫不担心。
因为这个模式,他在明初的环境下,至少可以吃一辈子。
这次和朱棣的交谈,也算是父子两对上一次的对抗,默契的画上一个句号。
谁也没有提上次的事,但是双方的态度,已然令对方满意。
朱棣满意长子的见识和手段,朱高炽则满意朱棣对他的支持,没有因为他的力争而真的打压他。
如果没有朱棣的支持,他什么也做不成。
解决了工厂招工与军户深度融合的事情,朱高炽关心起了新的工服之事。
“新工服早在三个月前就应该提上日程,一则不少事需要提前布局,二则诸事繁忙,以至于耽误至久。”
“中华重工施行精兵简政之策,一人担任数职是常态,即给了更大的权利,也要主动任事。”
朱高炽对着周世丰,马王宣等人发脾气。
几人大气不敢喘,低着头挨批。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要不得的,是庸医,你们人人都要懂这个道理。”
“夏天都快过了,而工厂的工服还是去年的厚装,工人们不穿,你们也视而不见。”
马王宣老老实实的承认错误,主动说道:“工服的事情,是我们疏忽了,下次一定改正。”
“这个说法咱不接受。”朱高炽冷笑一声。
作为一家垄断巨头,与卫所深度结合,用工人数一两万人,放在后世也是一家不小的企业。
在大明更是巨无霸。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在明朝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
但论影响力跟中华重工不能相提并论,更何况当下的明初,各行各业停留在复苏阶段。
如果只停留在原来的水平,那么就浪费了中华重工能发挥的力量,为了彻底挖掘中华重工的潜力,中华重工的高层,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工厂明确规定,要保障工人的工服,同时工人工作期间,必须穿工服。”
“从咱进厂以来,没有一个人穿工服,因为什么?”朱高炽敲了敲桌子。
众人不敢答,心里叫苦。
“马王宣的解释,是你们不少人心中的想法,咱肯定伱们中,还有人喊冤,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工服的意义重大,当工人们习惯了工服,并且中华重工提供的做工优良的工服,能受工人们的喜欢。
穿着工服走在街道上,工人们是自豪的。
换来的就是工人们对中华重工的归属感,能提高工人们的荣誉。
最终把厂当家。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达成,可工衣也是其中一环。
工人们为了自己的家而战,工人们就会主动拿起武器保卫工厂。
这股力量是能碾压一切的,让殖民世界几百年,积攒了丰富底蕴的列强们,在新兴国家面前瑟瑟发抖。
可惜主动放弃了这股力量,走上了霸权主义路线,自毁长城。
而朱高炽认为在明初的社会环境,以中华重工的人文,毫无疑问可以做到这点。
马王宣被点名两次,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工服的制作成本高,如果换新装,一人两套,需要的工服将会达到三万件,加上下一阶段的大招工,预计支出费用在八到九千两,为了不影响工厂的收益,所以小王爷不提,我等也就忽略了。”
“解释来解释去,不过是怕影响了自己的成绩,而且也是对工人的不在乎。”朱高炽指出了关键。
“如果在乎工人,就不敢耽误工衣的事情。”
朱高炽越说越愤怒。
在他看来,这件事一点也不轻。
和官府不做事一样的性质,也就是还没有发生滥竽充数之事,但如此发展下去也不远了。
例如万历皇帝的外祖父,用劣质棉花制作军服发给边境军队。
如果不重视工人,那就和万历皇帝外祖父不在乎军人没有区别,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