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战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朱的好朋友们,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键盘战斗家,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滚滚长江东逝水。
朱元璋下旨,拨款百万物资给应天府铁道工程集团,朱元璋的旨意,没人敢违背。
看着长江,朱元璋满脸疑虑。
“咱怕最后这桥没有建起来,泼天般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朱元璋最近很有名。
工程部知道最近有个小老头,应该是京城里的哪家勋贵,装作普通乡绅经常来工地上转悠。
这种人并不少,有抱着敌意的,也有抱着好奇的,每天都有京城的人来观看铁道的修建。
毕竟鼎鼎大名的闪电战,已经人尽皆知,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知道铁道的厉害。
可是南方不同啊。
南方多水道。
那么修建铁道的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
朱元璋最近交了不少的“朋友”。
对于铁道也有了更高的认知。
老朱从寺庙里出来,拿着一个碗乞讨到当上皇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大明,只用了十五年。
别的不说,老朱的沟通能力绝对是顶顶的。
许多人都对这位老者印象不错,与这位老者聊天,每个人都感受到舒服。
从铁道总部调来的勘探技术人员,在各处勘探和规划,有位三十来岁的汉子,被朱元璋缠上了。
“咱们铁道工程部的口号是不怕困难,披荆斩棘,区区一条长江而已,挡不住我们铁道人的脚步。”
汉子大声的说道。
“哈哈哈。”
朱元璋忍不住拍了拍汉子的肩膀,“小刘小刘,你这算不算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不算,我们有信心。”
朱元璋喜欢汉子的自信。
不过朱元璋还是忍不住说教道:“我看啊,你们最初的计划不是挺好么。”
最初的计划是渡轮。
长江两头的火车,靠着渡轮来渡过长江。
在两岸的渡轮码头,利用吊机把一节节车厢吊入大货船上,采取的这种计划方案。
此计划方案朱元璋看过,他觉得已经很好了。
但是铁道工程总部推翻了此计划方案,抽掉了总部的资深技术人员们,一批批的派往南方,集思广益的要求解决在长江上建大桥。
“要建就建最好的。”
汉子说道。
“其实我们先民早就有了很多的桥梁技术,对我们在北方修建铁路桥起了很大的帮助。”
“是吗?”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宋代时期,先民在广东潮州修建的广济桥,老人家听过吗?”汉子问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
“韩江的流量变化可比此处的要大多了,枯水和洪水相差百余倍不止。”
“古人有形容说:其流急如马骋而汹涌,触之者木石俱往。水落沙涌,一苇可渡,水涨沙逸,虽设济舟,日不能三四渡,咫尺之居若千里。”
汉子感慨道。
朱元璋敬佩的说道:“没想到你还会背诗。”
“我们有夜学的,还有定期参加培训社的培训,别的不提,这工程上的知识,我们吃这碗饭,必然是要牢记。”
朱元璋忍不住沉思。
看来北平模式不只是造几家工厂那么简单的道理,难怪当初练子宁在应天府模仿北平办工厂失败了。
听着汉子的话,又是夜校,又是培训社,如此这般下来,哪怕是普通的工匠,技术水平也是一日千里的发展啊。
朱元璋又忍不住想到了,北平报纸上经常提起的以人为本,看来这个以人为本,不只是工作待遇上。
像眼前汉子这般的工人,北平有多少呢。
就如打仗的道理一样。
北平的工人们多类此汉子,何尝又不是天下第一精锐的军队呢,一点通万世通,朱元璋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一点。
“这座宋代的跨江连海大桥,长一千六百尺,东西两段,皆石墩石梁,唯独中段是浮桥组织。”
“浮桥?”朱元璋不太懂,怎么又成修浮桥了,主要他没见过。
“先民的智慧啊。”
那汉子满脸的自豪。
“宋朝正是小王爷所言,我们先民文化和技术最璀璨的年代,本身文明的灿烂,更有宋朝对古人的崇拜。”
“宋朝甚至把先民中有名的科学家追封起来,可见宋朝之文明程度。”
朱元璋有些懵。
说得好好的,怎么又扯到大宋呢。
他虽然说过要复宋制,可对宋的失败也是痛恨的。
但是北平的人不同啊,北平的人不知道为何,提起先民都是一脸的自豪。
不过这样也很好,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
那汉子这才解释起来,为何这么惊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