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树大招风
明镜要高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3章 树大招风,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明镜要高悬,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知县不是不贪,确实是小打小闹不值他冒险。</p>
但是赵与芮开价五百万就不一样了。</p>
现在大元五百万的购买力,起码相当于后世五千万以上。</p>
有了这笔钱,郑知县不干这知县,跑到国外都行。</p>
如今世界各国,大元是消费最大的皇朝,东燕,南宋等海外诸国,反而消费低,他带着这五百万去这些国家,肯定过的比大元要舒服。</p>
但关键是,你赵与芮有这么多钱吗?</p>
“赵小旗。”郑知县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三千万本钱,要自己先贴出来,朝廷审查合格后才补贴,这么多钱,定海上下,没多少公司有能力做下来。”</p>
目前为止,到郑知县这里吹风想拿下工程的,都是定海,或浙江有名的大型公司,有钱老板,赵与芮无名小卒,锦衣卫小旗一个,凭什么让郑知县信他?</p>
“投标定金是一百万吗?”赵与芮问。</p>
“当然。”</p>
“叭”一张存折甩在郑知县面前。</p>
郑知县定睛一看,上面有一百多万,不会过户主是锦衣卫小旗所,公家的钱。</p>
这家伙胆子真大,郑知县心中暗暗佩服,沉声问:“然后呢?”</p>
“去银行申请贷款,利息是一大笔钱,银行肯定同意。”</p>
“这也行?”郑知县一脸不可思议。</p>
赵与芮心想,又不用全部他出钱,到时再分段层层转包,让各老板贴钱先干,需要自己拿出来的钱,其实是极少一部份。</p>
只要手上有一两百万,赵与芮有把握把整个工程顺利的运行起来。</p>
郑知县有些犹豫,既想要赵与芮的五百万,又怕赵与芮干不下来。</p>
赵与芮见状又道:“郑知县怕什么,下官若是干不好,郑知县完可以收回去,再重新指派,朝廷还能大赚一笔,我若没把握,岂能干这种自毁前程的事?”</p>
赵与芮拍了拍存折,我拿一百万抵押在你这里,没把握岂不是白送县衙?</p>
郑知县盯着赵与芮看了好久,终于叹道:“英雄出少年,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一代胜一代。”</p>
九月下旬,赵与芮亲自拜见郑知县,一下子搞定了两件事。</p>
拿着定海县近几十年的第一大工程,顺便让郑知县同意了小旗所加二十个临时工。</p>
现在小旗所加人的事,只差最后一步,庆元府千户徐正点头。</p>
第二天,赵与芮又亲自跑到庆元府,拜见千户徐正。</p>
徐正听到也是微微动容。</p>
这几天赵与芮的名字老在他面前闪过,这还是第一次有小旗级别的低层武官名字,能引起他注意。</p>
赵与芮过来就说两件事,一是小旗所加人,第二件事是,万亩粮田改造计划中划一千亩给徐正的亲戚或家人来干。</p>
不过赵与芮也说的很清楚,徐千户的人要保证工程质量要好,我保证徐千户能赚大钱。</p>
这是第一次有小旗级在徐正面前说话这么不给面子。</p>
徐正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觉得挺有意思的。</p>
不料,赵与芮马上语气一转,说,听说徐千户和四海银行齐总是同学,还请徐千户打个招呼,我想贷款五百万,其中我拿四百五十万去做工程,徐千户拿五十万。</p>
“。。”徐正乐了,真没想到赵与芮还能这么干事的。</p>
他郑重其事看了赵与芮几眼,沉声道:“凭你的本事,当個区区小旗,有点屈才了。”</p>
“还请徐千户多多提携。”赵与芮当头就拜,没有犹豫。</p>
“恩”徐正长长的恩了声,也没有明确表态。</p>
他嘴上是这么说,还得看赵与芮后面的表情。</p>
这么大工程,要是赵与芮真能做下,还能赚大钱,徐正肯定是要重用他的。</p>
五十万啊,拿了这五十万,我也有机会,向上面走动走动。</p>
徐正要是知道赵与芮给了郑知县五百万,不知做何感想。</p>
不过赵与芮贷款五百万,给五十万算是相当之多了,他心里还是很满意。</p>
经过赵与芮一番东奔西跑,不但成功贷到了款,还结交了不少相关官员,更是和顶头上官,庆元府千户徐正拉下了关系。</p>
回到定海后,四海银行贷款五百万,年利5.2。</p>
利息不低,但也在赵与芮承受范围。</p>
他立刻以大明贸易集团的名义,由老朱和老张去投标,最后以三千一百万中标。</p>
中标金额比原先预想的要多,但郑知县很满意,因为其他人投标金额,在他的错意下,全比大明贸易的要多。</p>
最低的都有近四千万。</p>
朝廷没办法,当然要按最低的来,只能重新核算成本,最后朝廷,省,庆元府,各自多出了五十万,余下的由定海县本县自支。</p>
赵与芮把一万亩粮田改造分成十个一千亩,重新选择二包工,让他们出钱出力去搞。</p>
粮仓也是如此,分成十段工程。</p>
他自己的大明贸易只干一段,投入成本比较低。</p>
通过收钱和做工程的事,赵与芮在定海算是一炮而红,无论官商两路,基本都认识赵与芮这个小能人了。</p>
不认识的,也听过他的名字和传说。</p>
所谓树大招风,赵与芮最近这么红,当然也得罪了很多人。</p>
十月中旬,定海码头一艘船从东瀛回来,刚刚靠岸,上面几位劲装大汉拥簇着一对青年男女走下甲板。</p>
码头边站着四五个男女,看到他出现,也立刻迎上。</p>
“大少爷,少奶奶。”</p>
来人正是定海有名的糖商吴立。</p>
吴家在定海县经营白粮有几十年历史,当年就是最早一批和赵与芮合作在定海弄白糖的,随便白糖制作在民间传开后,他们也开始转型,从制白糖,变成贩卖白糖,主要销往东瀛,高丽等海外地区。</p>
这次吴立亲自跑了趟东瀛,卖了批货,同时也运了回来一批货。</p>
他下船后,就看到岸边站了一大波脚力,等他们这边一个人挥手,脚力们轰然叫好,一涌而上,到他们船上帮忙搬运货物。</p>
吴立看了很不爽,因为他们家自己原本有员工可以帮忙运的,不过码头上就是这样,这些穷脚力,占着不肯放,他们为了宁事息人,也只好如此。</p>
“大少爷,脚力最近涨价了。”岸边迎着他的管家老李小声道。</p>
“涨价了,特吗的?”吴立大骂了一句。</p>
老李道,苏州佬和淮西人合伙,同时涨价,各路老板也只能忍气吞声。</p>
“北方佬呢,那批人不是便宜吗,为什么不用他们?”</p>
“被打跑了。”老李脸露害怕之色:“淮西人下手可狠,生生把北方佬打跑了。”</p>
然后吴立又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他们家在码头上的一个商铺,因为不愿意交钱,被火烧了。</p>
“纵火的就是锦衣卫的小旗赵与芮,大伙都知道,但没有证据,告不了他。”</p>
“上面官官相护,都为了收钱,告他也不了了之。”</p>
部下义愤填膺,个个都在大骂赵与芮。</p>
吴立一听自己不在,家里的铺子都被烧了,真是勃然大怒。</p>
锦衣卫知法犯法?无法无天了?</p>
还有这么收钱的?</p>
定海城这么大,就没人管他?</p>
人家是锦衣卫,是官呐,不好对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