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十一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028章 无一不是相(4),落难情缘,洪门十一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我们学道常常求个清净,你以为打坐就清净了吗?</p>

其实你乱得不得了,又想数息,又想结手印,又想念阿弥陀佛,你看多乱啊!</p>

真正静了就什么都没有,本来空,也黏不住了。</p>

不散乱就是菩提,永远在清净中。</p>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善于寂灭,寂灭比净还要进一步,本来寂灭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嘛!</p>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取就是执着,我们做人一辈子没有哪一点不想抓住的,都想取得,都想属于我。</p>

乃至朋友不和你讲话你就痛苦,因为去不得了。</p>

你的东西不见了就痛苦,因为取不得了。</p>

取是十二因缘的一种,取是最麻烦的。</p>

苏东坡自以为悟道了,一切无取,《赤壁赋》里他还是要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自以为什么都不要,你看已经取了,已经被眼前的境界吸引住了。</p>

十二因缘都是在攀缘,人生都在攀缘,离开攀缘就无所取,就是菩提。</p>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异”就是变化,我们心理都有个变异,认为佛堂才有佛,闹区就没有,山林才有道,厕所就无道。</p>

这都是心念在变异,心念一清净就无往不至。</p>

所以不变异就是菩提大道,一切法平等故。</p>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一切法没有可比喻的,比量境界都不是,只要当下即是就是现量。</p>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最后,总而言之,道微妙到不可思议,当下即是。</p>

你只有证到菩提,才可以彻底了解,一通百通,否则你用世间的心量是永远无法求知的。</p>

你看这一大段,难怪维摩居士叫作辩才无碍,抓住一个题目哗啦哗啦说下来,这还没说完呢!</p>

他算客气了,要是佛来说的话,还要说下去。</p>

佛在《华严经》上说个不停,说得你晕头转向,维摩居士还只提了一点。</p>

维摩居士虽然讲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用两句话归纳:“无往,无处”,菩提大道当下即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这个菩提你到哪里去找啊?</p>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忍诣彼问疾。”</p>

弥勒菩萨报告到这里,告诉佛说,维摩居士说了这一番话的时候,当场就有二百位天人悟道了,所以我没资格代表你去探病。</p>

弥勒菩萨这一段,为什么讲菩提讲了这么多?因为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本来是同学,佛因为比弥勒菩萨精进,所以先成了佛。</p>

佛给弥勒菩萨授记,来生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佛。</p>

弥勒菩萨难道没有悟吗?当然他悟了。</p>

但是他最后一点尾巴脱不掉,在哪里?就是没证得菩提,当下成佛。</p>

什么是菩提?现在告诉大家,哪里不是菩提?</p>

一切都是菩提,世间法没有哪一点不是菩提,只要当下能够悟了就是。所以《维摩诘经》可以研究,也可以不研究。</p>

研究而不好好修持的人容易起狂心,以为道理懂了就对了,我再告诉你们一次,只懂道理是没有用的。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p>

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p>

现在轮到光严童子这位菩萨登场,所以童子不见得是小孩,菩萨修行到了第八地不动地的境界,都称童子,表示无漏。</p>

开场白也是一样,光严童子推辞了去探病的任务,他有什么理由呢?</p>

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p>

答我言:吾从道场来。</p>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p>

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p>

他说,“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p>

这句话有个重点,毗耶离大城是维摩居士居住的地方,据佛经记载是一个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地区,政治上也自由民主平等,是善人所居住的地方。</p>

光严童子同我们一样,喜欢到处赶道场,他正要出毗耶离大城,大概是觉得城里太闹,要找个清净的道场。</p>

那时,维摩居士刚好要进城,他二人一个要离开闹热找清净,一个正要进来闹热的地方。</p>

光严童子就向维摩居士顶礼,问:“居士从何所来?”</p>

我以前讲过,能称呼居士是不容易的,要有财、德行的在家菩萨才够得上。</p>

维摩居士回答:“吾从道场来。”他晓得光严童子要去找道场。</p>

光严童子就问:“道场者何所是?怎么才能够称得上是道场?”</p>

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p>

维摩居士开口就一棒打过来,你还想去哪里找道场啊?就在你心中啊!哪有清净烦恼之分!都是你的自心在捣鬼。与直心相对的是我们都有的谄曲心,喜欢转弯的心。譬如我们与人讲话前先笑一下再讲,这个心态动作就是谄曲,谄媚,怕人不喜欢听,先给人一个笑脸,很自然地做出来,是众生的习气。</p>

当然不是说笑是不对的,是举例子。直心是很难的,也不是说要骂人就骂,要打人就打。</p>

所谓直心者是无心,无心无念不加任何意识就是道场。换句话说,直接由心王起用,不加意识的分别就是道场,心里没有虚伪。</p>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发行是让心修一切善行,当我们第一念想做件好事,心动了构成行为就是发行。</p>

法性是道场,直发起心,行一切善,就是道场,因为能办事的缘故。</p>

不要学了佛就万事放下不管,离开家庭社会,找个庙子清净地方修行,那已经没有慈悲心了。</p>

学佛要度一切众生,你的家人不是众生吗?你度得了吗?</p>

自己家人都度不了,你还要度谁啊?</p>

我常说,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这类的情况太多了。</p>

什么是真发心善行?能办事,自己能为众生尽心做事。</p>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深心非常难,前面已经讲过深心,你们做早晚功课要念《楞严经》中阿难作的偈子:“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但是一般人用心都很肤浅,要大智慧成就了才有深心。</p>

譬如大家觉得唯识就很难懂,它是把心的作用、心的体相,作深刻的分析。</p>

心在哪里?心脏不是心,头脑也不是心,真正能思想能作用的心你找不到,这个心王不可知,禅宗讲明心见性,你就见不到。</p>

真明白了深心,这就是道场,因为有了深心就可以修一切佛法,增益功德。</p>

大家不要以为捐了钱是做了些善事就沾沾自喜,真的大善事要有智慧来做,很难啊!</p>

有时帮助一个人,以为是善事,结果是坏事;有时不帮助一个人,看起来是坏事,反而是善事。</p>

这个处理就要靠深心,所以深心是智慧的成就。</p>

道场不是有形的,不是只有庙子是道场。</p>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学佛发心是发菩提心,菩提就是觉悟,能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p>

菩提心也是大悲心,爱一切人。所以菩提心以大悲为根本,以见道为菩提,是悲智双运,是大悲心与大智慧的成就。真正发了菩提心才没有错误的观念。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p>

真布施是一切都舍出去了,为什么布施不求福报呢?</p>

布施而不希望有回报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很慷慨的布施,过后碰到利害关系时又会后悔的。</p>

布施出去了就应该丢下,心中没这个事了,不期望什么回报。</p>

我们是不是常常听人抱怨:自己不是坏人,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结果却有这样遭遇?</p>

我们有没有检讨自己的心理,是不是会这样?例如你对某人好,这是布施,如果你又认为某人应该也对你好,这就是下意识地期望有回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惊悚游戏:夫人,我这是正经职业

旺仔小牛奶·

斗罗:我,酒剑仙,武魂无限升级

一三一一

封神:开局把妲己嫁给姬昌

谷禾

我在七侠镇开店

爱吃喵的鱼L

请做我的伙伴吧

大龙丶先生

从被沙奈朵捡到开始的宝可梦世界

百夜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