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攀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温良文风,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骑龙攀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长篇小说单元里,许旭注意到跟自己一并在长篇小说单元里获奖的,还有一名女作家。
名字很陌生。
站在获奖台前,涂着红唇,一身气质,有一种大洋彼岸的洋气,这叫时髦。
听介绍,她获奖的作品叫《曼哈顿女人》。
经历也很牛叉,18岁下乡,21岁上大学,28岁返城做医生,35岁赴美留学,是个经历异常丰富的女知青。
所以她以自身经历写出的这本书也很畅销。
单本累计发行160万册!
这个成绩,放在当下,坐在台下的没几个单本发行量能与之相媲美,跟《潜伏》两轮出刊的合计销量不相上下,是远远的超过了《无悔追踪》的发行量。
国内这本女人书卖得好,国外的销量也不差,外国佬似乎尤其喜欢看这种从东方内地农村里走出的女人故事。
准确说,但凡以国内农村为背景,尤其针对于落后现实的题材创作,很大概率会得到西方受众群的青睐。从这個角度上看,后来老莫获奖的《蛙》也是如此。
手里拿着奖,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要谈获奖感言,女士优先的原则之下,同为获奖者的许旭把舞台暂时让给周女士。
周女士站在台上是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言论,说到尽兴处,还会拽上一两句洋词儿。
坐在台下受邀而来的,除了文坛老将外,还有不少青年作家,年纪也没有很大,也就三四十多岁的样子,此刻听着周女士的获奖发言时,目光里有种热切。
眼下90年代初,出国正当热。
出国在文青里,仿佛是一种执念。
现在,现成的样板就在眼前。
看看人家,同样的年纪,出过国,见识过美利坚的风采。提笔写下的自传书,好家伙,一下子就发行了160万册,简直就是走出了一条模范之路。
周女士口才很好,长达十分钟的热情洋溢获奖发言之后,大家予以了热烈的掌声。
然后,话筒是交到许旭这边。
许旭站在台上,面前的讲话台前放着花团锦簇的鲜花。
下面坐着热热烈烈的一群人。
大家都目光炯炯的看着台上这个年轻人,从《无悔追踪》到《潜伏》,不过半年的时间,两部长篇小说,创作爆发力不可小觑。
一些过往想要采访许旭但根本找不着人的媒体记者,此刻也想听听,文学界冒出来的黑马会有何感言。
许旭站在台前,这台子对于他的身高明显有些不够,就给话筒往上掰了掰,然后道:“大家好,本人姓许名旭,一个喜欢看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的人。”
“以前籍籍无名,写《无悔追踪》时,我正在三国剧组拍戏。出名之后同样躲在剧组,所以有媒体报道我很神秘,见面会没有,研讨会也没办过。”
“但我并不神秘,人生阅历也不丰富,没有扛过枪,没有开过荒,没有走四方,生在红旗下,长在开放中。所以我的作品写不出苦难,弄不来共鸣,唯一能做到的,以客观的目光审过去,以发展的眼光看未来。”
“《无悔追踪》就是在这种眼光下诞生的,我的简单经历注定我写不出身边人身边事的深刻,所以是以纪实过去,配以故事的方式,写出了冯静波和肖大力,和与之相关的的人在过往四十年里的社会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是讨巧了的,并不如在座各位前辈,是由己及人的创造出一个人物,而是借助于大千时代临摹出了一个角色。”
台下坐着的大佬们,脸上露出这年轻人讲话发言是很有水平的神色。盛名之下无虚士啊,这一开口就知道胸中有才。
自己像这么大的年纪,站在这种群人关注的获奖舞台上,说话呼吸难免紧张。
但眼前台上这个年轻人,却是淡然里并不拘束。
坐在台下的陈小旭,目光也看着台上的这个男人,讲话一言一语都是风度翩翩,充满自信。
许旭的发言并不停顿,在聊了聊创作思路之后,在发言的第两分半钟之后又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