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千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憨憨沈世魁,日月大明,熊猫千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用杨波的话说,三对新人一起成亲,便是集体婚礼。
这是新鲜事,以前没见过,难免不顺利,有些事始料未及,比如杨波一方的礼单,就特别长,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杨波在沈家堡的人缘极好,还有‘居者有其屋’的收益者,其他普通老百姓,大多随了礼,有的只是送来几个铜板,但礼轻情意重,也是人家的一点心意。
军队除了方立春这个级别的,倒是没来其他人来,因为杨波不许。
徐家的客人多在南京,多数人直接把礼品送到南京府上,可来到沈家堡的地头上,对杨波也要表示一下,也都随了礼,这样以来,来到沈家堡的徐家这边的客人实际上也是杨波的客人。
何起风和季顺一方,更不用说,他们家的客人几乎都是杨波一方的客人。
这样以来,杨波的礼单就很长了,原先安排的人手不够用,这时候,韩赞周自告奋勇,当起了临时的知客,负接待宾客,安排客人的坐席,住宿,最重要的,是把客人的随礼都记录清白,三家混在一起,千万不要弄混了。
韩赞周是京里来的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人,身份特殊,跟徐家禀报的事儿,舍他其谁?
杨波姗姗来迟,韩赞周也着人去问了,回来说是街上看热闹的人太多,水泄不通,马车寸步难行,还得等。
相比之下,何起风和徐文爵这边就没那么多人,老百姓都去看杨波和沈燕青那两口子去了。
韩赞周早知杨波在沈家堡人缘极好,可没想到沈家堡的老百姓这么喜欢杨波,让他叹为观止。
这并不妨碍韩赞周见到徐宏基和朱纯臣之后,对杨波一通抱怨。
“哎呀,二位国公爷,杨波让您二位就等了,咱家对不住啊。”
韩赞周说话都以东道主自居了,装出一副对杨波很生气的样子,说道“这杨波太过分,咱家以后还得好好管教管教他。”
徐宏基一摆手,笑道“不急不急,横竖入洞房的是他们。”
“就让那几个小子着急去吧。”
成国公朱纯臣哈哈大笑起来,又对韩赞周说道“客人都到齐了吧?”
“该来的都来了,这是徐家来客的礼单,请国公爷过目。”韩赞周把手里的册子递给徐宏基。
“相文啦,辛苦你啦。”
礼单不能马虎,徐宏基一行一行地看着,一份大礼引起了他的注意。
东珠二十颗、紫貂两件、虎皮一挂?
徐宏基眼睛一亮,心里已然自动换算成了银子,这份礼价值不菲啊!
再看送礼之人,惊道“辽东沈世魁?”
“是啊,有个叫沈世魁的,说是东江军镇毛文龙的一个参将,可印信只是个游击将军,像是个粗人儿,咱家有点儿印象。”
“他人呢?”
“在大厅里坐着,正饮茶呢。”
这个沈世魁,徐宏基没见过,但听说过。
这人有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名唤沈冬儿,沈世魁将自家闺女献给总兵毛文龙做妾,从此便攀上了高枝,深得毛文龙信任与重用,眼下只是个游击,全岛上下,包括毛文龙,都称呼他为“沈太爷”。
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本是杭州人士,所谓东江,便是后世朝鲜的皮岛,十几个平方公里的海岛,岛上草木不生,军需补给都要从江浙走海上运来,东江和江南一带商业上过往甚密,沈世魁是商贾出身,又是毛文龙的心腹,所以军中的生意都是他在经手,南京徐家跟东江镇也有生意来往,自然知道这个人。
早年,沈世魁干过牙行的买头,做的是牛羊这类牲畜的买卖,干这行,靠得是信息不对称,赚的是差价,说白了,就是要会忽悠,人得奸诈,老实巴交的,很难赚到银子。
后来,建奴来了,牙行的生意干不下去了,便投奔了毛文龙,算是从了军。
沈世魁不通文墨,干过不少糗事,一时传为笑谈,徐宏基也听到一耳朵。
还有徐宏基不知道的,就在今年六月底,袁崇焕便要去东江,祭出天子剑,斩了毛文龙,从此以后,东江镇便陷入无休止的内讧之中,兵变不休,军中大将逞勇斗狠,相互残杀,东江镇的战略地位在朝廷眼里,每况愈下,几年以后,接任总兵黄龙兵败旅顺,自杀殉国,一番血腥争斗之后,沈世魁如愿以偿,当上了东江镇总兵。
毛文龙被杀一事,对此后的东江镇产生了深远影响,攸关大明的生死存亡,令后世之人,痛心不已,唏嘘不止。
人心散了,队伍便不好带了,古来如此。
崇祯九年,清军攻克东江镇,沈世魁被清帅阿齐格生擒,但宁死不降,被推出斩首,枭示旗下。
这么说来,沈世魁至少是个有气节的枭雄。
朱纯臣奇道“毛文龙的人大老远从辽东到了沈家堡?”
“这个沈世魁,我听说过,是个混不吝,在东江也算是个人物。”
徐宏基右手的册子轻敲左手,说道“相文,烦你再跑一趟,让他来得月亭一见。”
就冲人家送来的一份大礼,徐宏基也不能不见。
朱纯臣笑道“也好,横竖杨波那小子还没到,闲着也是闲着。”
“好嘞,咱家这就去。”
韩赞周屁颠屁颠地去了,不大一会儿,便领着一个人来,到了得月亭。
“小将沈世魁拜见二位国公爷。”
来人低着个脑袋,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行的是军礼。
徐宏杰笑道“我们两个非是军武之人,你行的什么军礼,起来吧。”
沈世魁抬起头,却是没起身,大声道“二位国公爷乃是我大明开国大将之后,系出名门,小将高山仰止,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二位国公是前辈,小将乃是晚辈,行此军礼,并无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