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古代考公不容易
曾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古代考公不容易,寒门求生路:我用模拟器种田,曾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inf 陈飞燕听到这话,下一次皱起了眉头,疑惑的问道“怎么这么麻烦呀?而且,什么是联保?”
陈毅轩解释道“参加科举考试,不是你想参加就参加的。咱们必须拿出一些身份证明来。这身份怎么证明?朝廷就想的特别的妙。”
“但凡是要参加科去考试的考生,在考试前都要填写包括姓名、籍贯、三代家世及自己的体貌特征等基本信息。乡试以前都要五人连坐同保,派廪生具保。考生五人中有违者,五人连坐,廪保黜革治罪。”
“找人做保就得花一两银子钱。……今年是不可能考试了。明年开春,官府才会有府、县试。也就是童试。这种考试每年一次。被录取的人才叫考上了秀才。”
陈飞燕听到这话,立马就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压力了。
她感觉古代的人想要考上秀才,也挺不容易的。
古代读书的门槛高,花费也大。她以前就听说过,有些人读一辈子的书,到老了也就只是个童生而已。连秀才的功名也挣不了。
而且,古代考试的竞争相当的大。
感觉根本就不像她在现代社会中考高考那么“简单”。
古代考秀才以上的功名,应该就跟现代社会考公务员差不多吧?
说不定比考公务员还要难。
“孩儿爹,你有没有打听过,这每年参加秀才考试的读书人有多少?”
“明年县里会录取几个秀才?”
陈毅轩回道“我去年找我那个表弟打听过,我们这个地方不比江南那一带。江南自古繁华,文风兴盛,很多家里稍稍有点积蓄的,都会供自己的儿子读书。有些能达到小康之家的门户,还会让自己的闺女读书,以便知晓世事。所以,那里的读书人多的惊人。而我们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小老百姓为了生存,疲于奔命。所以读书人不多。”
“我表弟估算过,咱们这里每年参加县试的,也就千八百人。每次录取的秀才仅有十人左右。”
陈飞燕瞪大了眼睛,一脸的诧异“啊?怎么录取这么少啊?如果一千个读书人参加考试,县令大人却只录取十人,那不就等于说,秀才也是百里挑一吗?”
陈毅轩点了点头“有时候,百里挑一还不止。表弟跟我透露过,大前年,考秀才的人都要去府城参加考试,当时去考的读书人也有一千多人呢……”
陈飞燕听到这话,赶紧在心里默算了一下。
一百多个读书人当中才录取那么一个,感觉考试的难度比现代社会偏远地方考公务员的难度稍稍大那么一点。
当然,这种考试难度跟江浙一带还有广东省考,还是没办法比的。
陈飞燕以前在广东某地也就是弗兰人心中的省会参加市考时,是见识过大场面的。
她因为专业稀巴烂,只能报三不限岗位。那岗位还只招一个人。两千多人报了那个岗位,考试成绩出来后,陈飞燕排名都排到了几百名了……
一想到从今天开始,眼前的男人也要像过去的自己那般辛苦的背书,辛苦的搞模拟题,还各种猜猜猜,陈飞燕就忍不住的抬起手,在他的手臂上轻轻地拍了拍。
“孩儿爹,这以后要辛苦你了!”
陈毅轩摇了摇头“媳妇儿,其实读书不算什么辛苦。”
“这世上,我们这种底层的小老百姓活着就很不容易的。无论是当农民的还是打短工的,又或者是在地主家里做长工,我们都活得不容易。”
“我们无权无势,还挣不到钱。能有自己的屋子住,能有自己的几亩田种,好像都不容易呢。”
陈飞燕听到这话,想起了上辈子,又想起了自己这辈子,她眼睛都红了。
是啊,像他们这种小老百姓,活着怎么会那么容易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