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抵达缅因州
周也0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7章 抵达缅因州,文娱:继母的女儿竟是未来天后,周也01,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飞机上甚至有三分之一是老外……,啊,错了。
等后半程,自己就是“老外”了。
各种叽里咕噜的声音从身侧轻声传来,有人则是拿着电脑,在飞机上都在忙碌的办公,而林鱼蹩脚的应试考试的英语能力,估计也就只能说个“哈喽”,“howny”,多了不如比手语。
林鱼戴上一个眼罩,靠在窗户边直接睡了。
饶是这样,这趟国际航班也显得过分漫长了,没法子,预计抵达要十二个小时呢!再多的觉也不至于要睡那么久啊。
等林鱼迷迷糊糊,睡的脖子都僵的起来,听到广播里,正在重复播报着中英双混的汇报声,“目前正在太平洋上空,气流稳定,请需要上厕所的旅客们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
“先生,您的午餐,需要水吗?”
“……”
接过食物,这是一个锡纸盒子装的,打开,里面有朴素的食物,……炒的像是一坨的鸡蛋,好似没有放盐的清炒苦瓜,两片肉。
我丢你老母。
林鱼选择要了一杯可乐。
掀开一侧的窗户看了看,目前整个飞机都在云海的上空,说是在太平洋之上,却反而看不到无边无际的大海。
瞄了两眼后,林鱼关上了窗户,却听到前排,传来了一阵叽里咕噜的声音。
……
“科莱特,你真的打算接这个《遗传厄运》吗?”
前排,一个脖子上缠绕着围巾,带着大大的口罩,还有面罩的女性,身侧坐着一个头发雪白的欧美男士,后者脸上的皮肤松松垮垮,仿佛要掉下来一样。
“这个剧本确实不错,我没什么理由不接,丹尼尔。”
“但是恐怖片的市场已经萎缩了好多年了,好多年没有出过优秀的恐怖片了,你现在贸然再接这个,风险太大了。”
“如果这一次电影再票房不佳,对你的声誉也是一种打击,科莱特,我劝你好好想想。”
“这个电影的剧本我也看了,虽然精致,但显得小巧又怪异,它不一定会受到市场观众喜爱的,现在最火热的电影,还得是漫威的那些。”
“丹尼尔,可漫威那些系列,咱们永远也上不去不是吗?我四十了,好的剧本我已经接不到了,遗传厄运我看就非常不错,我一定不能错过它!”
“那好吧。”一旁的男人只能耸了耸肩。
飞机落地在缅因机场,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林鱼彻底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啊呸呸,谁抽的大麻。”
“……”
一群光头男,还有黑皮肤的,三三两两的,各种交流的离开了,林鱼一落地,满脸茫然,一头雾水,连标记也看不太懂,只能跟着人群走。
手机这会也是没信号的。
缅因州的机场很破败,其干净整洁的程度甚至还远不如国内,人也显得很少,这才是这班航班为什么人少的原因。
林鱼顺着标记来到了出站口,就在那等着邢学名来找自己,差不多快天亮的时候,邢学名才到。
“林鱼,来,这个手机你拿着。”一身夹克衫,背着一个大背包,手上拿着一个奇怪样式手机递给林鱼,邢学名道,“上面就一个号码,是我的,我去兑换了一点美金来的。”
邢学名再扬了扬手上的钱,脸上露出一个微笑的大板牙,“先打你去休息休息,明天开始,咱们再去物色地方。”
“但是这钱,你得报销。”
林鱼耸了耸肩,人生地不熟,是这样的。
“带路吧。”
邢学名带着林鱼七拐八拐,带着林鱼到了一个汽车旅店,住下,这里的环境说不上好,甚至有点烂,一切的设施都让林鱼感觉不自在和不熟悉。
但缅因州的条件是这样的。
这里已经是缅因州的市区了,再往外,这个州会更荒败,印第安人和黑人混居,治安差的一批,不敢说枪击案时有发生,但抢劫案每天在发生,这个肯定是不冤枉人的。
这波绝不尬黑。
一到天黑就不要出门,绝对是这里的标配了。
“缅因州有十六所大学,这个容易,缅因州政府对拍电影是非常宽容的,他们巴不得你们在这拍,多吸引点游客呢。”
在卫生间洗脸,水声哗哗的,邢学名含混不清的道,“咱们明天先去看几家废弃的精神病院,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有,再去看学校。”
“我还要看看风景,能弄来钥匙吗,我要进去考察,我希望这个精神病院最好有个地下隧道,我还需要联系到当地的演员工会,我需要点人。”
邢学名擦了把脸,“行,这些回头再弄,不麻烦。”
休息到第二天,邢学名就带林鱼去考察了,缅因州废弃的医院有点多,甚至不一定非要精神病院,甚至不一定要是医院,对吧。
回头扔一点道具进去,说这是医院,鬼知道你说的对不对。
邢学名到底是这里的老油条了,一大早就去租了辆车,然后带着林鱼在大街上兜风,一边抽着烟,一边道,“走,咱们先去看第一家。”
林鱼打量着窗外的风景,从市区往外走,缅因镇颇有些哥特式的风格,很多墙壁上画满了涂鸦,一些黑人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眼神不善的看着车子上的两个黄皮肤的人。
更夸张的是,林鱼看到一个巷子里,有人在那大白天的嗑药。
至于一些裹着脏兮兮的毛毯,就地而睡的流浪汉就更加遍地都是了。
林鱼沉默的看着,想要拍好一个国家,就得深入的去了解对方,即便对国外一知半解,林鱼大概也知道,那些流浪汉的老哥们,未必一开始就是这样。
有些是穷困潦倒于婚姻法后的离婚……,高额的抚养费,让他们用命去养绿他们的情人的孩子,索性就这辈子都摆烂,在街上躺着等死。
这一系列的骚操作,使得米国已经居高不下的‘同居’,生孩,但不结婚的现象已经泛滥开了,没有人承担的起结婚后的法律成本。
车子向外,远处,无数高山,树木,开始渐渐引入眼帘。
第一趟去的是个小镇,小镇人口不多,三万多人,有一家医院十二年前就荒废掉了,正好合适。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