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第228章 朕的龙椅边上,会有一把龙头硬
林家龙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36.第228章 朕的龙椅边上,会有一把龙头硬,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林家龙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实在的,这种清淡的早餐,张俊很不习惯,也很不喜欢。但是没办法,既然官家都在吃,看起来也很高兴,那他肯定不能表现出不喜欢的样子。</p>
“行了,知道你不喜欢。”老朱放下碗筷:“别强撑着了。”</p>
“能和官家一起用膳,是臣的荣幸。”张俊立刻说道。</p>
这话十分得体,既没有强行去捧,也小小地表了一下忠心。</p>
老朱不置可否,昨夜他试了一下不太行后,便和妃嫔开始聊前朝的事情。</p>
对于这些朝臣里,谁姓赵,谁姓秦,谁姓完颜,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p>
“岳飞之事,你如何判断?”老朱出言问道。</p>
“岳飞图谋不轨,臣有其部将张宪之供状,字字泣血,可证岳飞谋反!”张俊斩钉截铁地说道。</p>
“哦?是吗?”老朱似笑非笑地看着张俊。</p>
张俊有点不会了。</p>
官家,这不是你的意思吗?臣也只是奉命行事啊……</p>
特么岳飞冤枉不冤枉,你不比我清楚?</p>
都千年的狐狸,怎么突然跟我玩上聊斋了?</p>
忽然之间,张俊想到了一种不太好的可能。</p>
会不会……官家改主意了?看到了和议的内容之后,突然之间想支棱了,就要把自己丢出去背锅?</p>
越想张俊越觉得害怕,他倒不是怕名声臭了,主要怕以后没得享受了。</p>
但这改口,可也不是那么好改的。一时之间,张俊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找补了。</p>
他毕竟不是秦桧,长难句这一块儿还是略有欠缺的。</p>
无奈之下,张俊只能选择硬扛。</p>
希望官家能看在自己勇于背锅的份上,给自己一条生路吧。</p>
“臣之所言,句句属实!”</p>
“张俊,朕想听实话。”老朱的眼神很凌厉:“若岳飞真是反贼,为何金人声称,只有岳飞死,才肯与大宋议和?”</p>
“若岳飞真有反意,与我大宋敌对的金人,应该对其百般支持才是,为何口口声声想要让大宋诛杀岳飞呢?”</p>
张俊是聪明人,听出了老朱话语之间的暗示。</p>
这是要让自己反水啊……</p>
“圣明无过官家!官家这样一说,臣也觉得蹊跷。”张俊立刻义正辞严地说道:“那封张宪的供状,可谓是错漏百出,臣怀疑可能是万俟卨等人暗中使的手脚,为的就是促成岳飞的冤案!”</p>
“张俊,你是个聪明人。”老朱看向张俊的神情带着满意:“朕喜欢聪明人,更喜欢忠臣。”</p>
“臣这就回去重审张宪!”张俊大义凛然地说道:“臣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p>
“不急。”老朱咧咧嘴,对张俊说道:“张宪的事,先放在一边,你回去之后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切照旧,该怎么办就怎么办。”</p>
“若是秦桧找你,你应该怎么说,知道吗?”老朱又补充着问了一句。</p>
“一切如常,岳飞仍旧是十恶不赦的反贼。”张俊立刻会意。</p>
老朱满意地点头。</p>
“张俊,你的这股聪明劲,朕很喜欢。”</p>
张俊心中一喜,随后老朱的那句话,让他一下子从天堂掉入地狱。</p>
“做官要精,但不要太精了。”</p>
“臣明白!微臣谨遵官家教诲!”张俊立刻跪在地上。</p>
“起来吧。”老朱看了一眼张俊,“霍去病、赵云虽然不问家事,但那毕竟是他们,咱们依然还是要顾家事的。等和议之事了了,便赐你内人一品诰命吧。”</p>
张俊的妻子章氏,颇为知书达理。柘皋之役时,张俊传家书嘱咐章氏一些家事,章氏在回信中引用了霍去病、赵云不问家事为言,令勉报国。张俊回去后便将这封家书递给赵构看,赵构看了很高兴,亲自书写奖谕赐之。</p>
这事儿还是昨天晚上后宫的嫔妃告诉老朱的,现在也算是活学活用。</p>
张俊闻言大喜,跪在地上连连谢恩。</p>
“记住,”老朱意味深长地看着张俊,最后嘱咐道:“以前是什么态度,现在就是什么态度……行了,你退下吧。”</p>
张俊顿首再拜,离开了殿内。</p>
果然不出老朱所料,当天中午时分,万俟卨便持着拜帖来到了张俊的府上。</p>
“枢密相公,官家可是……”</p>
说着,他在脖子边上比了一个砍。</p>
万俟卨也不好直说官家都说了什么,所以便拐弯抹角地暗示着问。</p>
这事儿,懂的自然都懂,大家都是人精,讲讲谜语也不需要去猜。</p>
“官家只是问了些张宪的事情,并且嘱托我事情要做的干净漂亮,不要授人以柄。”张俊模棱两可地回答道。</p>
得到这样的回答,万俟卨松了一口气。</p>
当今官家生性多疑,看到那和议的内容,难免不会起什么心思。就算是他这个铁杆的主和派,都觉得那和议内容有点过分,更何况是官家这个皇帝呢?</p>
他也慌,但既然官家求和之心没变,那就好说了。</p>
又聊了没几句,便听外面通传,说官家叫他们入宫。</p>
等到张俊和万俟卨入宫之后,发现官家不止叫了他们,从秦桧到韩世忠,主战派、主和派还有墙头草派是一个没落下。</p>
叫这些人来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说一说,到底是战还是和。</p>
两方吵吵嚷嚷,谁也不让谁。但目前来看,还是主和派更占据上风,毕竟主战派的领军人物岳飞已经下狱,现在韩世忠算是独木难支,根本不是以宰相秦桧为首之人的对手。</p>
秦桧到底是为何,老朱或许不明白,但江南大户的心思,老朱比谁都懂。</p>
和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们是个什么鼠肚鸡肠的鬼蜮心思,那自是不用说。</p>
花着江南的钱和人,打回来土地,抢回来北方的士人回来和他们抢官做?</p>
江南大户们不是信息闭塞,相反,他们比特么谁都清楚,但就是喜欢算小账。</p>
北方军民和他们什么关系?臭特么北方的,来江南要饭了?</p>
就算是辛弃疾这样脱离金国虎口的有志之士,也被他们打上了“归正人”的标签。</p>
所谓的“归正人”,便是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即投归正统之人。“归正人”在南宋朝廷受到歧视,被认为怀疑有异心。南宋朝廷规定,归正官员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此后,南宋不仅坚持宋朝立国以来猜忌武将的国策,并且加了一项——猜忌“归正人”。</p>
再加上以秦桧为首的人宣称“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自从燕云十六州沦陷之后,南北汉人陷入了更进一步的分裂,到了宋末,几乎都要成为两个民族了。</p>
而这个政策,对当时大量逃往江南的北方人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们如果愿意接受金朝的统治,谁还会千里迢迢来到江南呢?现在可倒好,拖家带口来投奔正朔,结果却被视为正朔的朝廷嫌弃,甚至于抛弃……</p>
这种强制性的回迁,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南宋朝廷的怨恨,若是金人适时地给了一点甜头,那么他们必然会倒向金人。</p>
想当初晋朝衣冠南渡,大量中原人南下给了晋王朝充足的兵源。在淝水大破苻坚的北府军,便是由大量北方人组成的。</p>
晋人唯恐“归正人”不够多,而你大汴人唯恐“归正人”不够少是吧?</p>
老朱也不傻,经过这两天的突击史料,他算是串出来了。</p>
宋朝是唐以后,明以前,中间隔着一个元。</p>
想到自己即位时的南北问题,他就想骂娘。</p>
就在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之时,老朱忽然出声了。</p>
他的声音一扫昔日赵构的柔缓阴郁,变得阳刚霸气。</p>
“是战是和,看来今日也难得到一个说法。”</p>
“明日朝会之时,朕的龙椅边上,会有一张龙头硬弓。”</p>
老朱的眼神睥睨,如同一条蛰伏待起的苍龙。</p>
“届时,朕便要听听你们的心思,就在朕的面前,剖肝沥胆地好好说一说,到底是应该战,还是应该和。”</p>
“朕劝你们,最好三思而后言,谁若是揣着鬼蜮的心思,朕便亲手……射死他!”</p>
(求月票!推荐票也求点,马上满一万整了!)</p>
(本章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