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第276章 你们真是害苦了我啊
林家龙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94.第276章 你们真是害苦了我啊,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林家龙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的他当然想不到,大宋自有国情在此,太祖的儿子是当不成皇帝的。</p>
“既然陛下已经登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臣弟建议应当回师开封,早正帝位!”赵匡义拱着手,那叫一个义正辞严。</p>
“这……不太好吧?”赵匡胤这回是真有点犹豫:“是不是显得有点心急了?”</p>
倒不是说他不想去开封,而是觉得这事儿不应该由赵匡义提出来。</p>
毕竟赵匡义是他的弟弟,某种程度上来说,赵匡义现在完全就是他赵匡胤的化身,一言一行基本都在代表他的意思。</p>
“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道理您应该明白。”赵普立刻说道:“不然的话,军队是听您的,还是听郭家小皇帝的?将士们的家小,尚在开封城内,若有耽搁,恐惹先汉之祸,家小尽为奸佞所害啊!”</p>
赵普所说的“先汉之祸”,指的是郭威和柴荣在外谋反,结果家里老小都在都城之中,被后汉皇帝一个接一个拉出去点天灯的故事。</p>
这也直接导致了郭威绝嗣,不得不立养子柴荣为皇帝。</p>
当然了,锅是不在郭威身上的,毕竟当时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后汉可谓是抽象到了极点,属于硬生生把人家郭威给逼反的。</p>
“如此,那便全军开拔,火速回开封!”赵匡胤也知道耽搁不得,既然赵普给了一个合理的理由,那听就完了。</p>
赵匡胤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听劝。</p>
他又补充道:“众将需听朕命令,回开封后,对太后与小皇帝不得有丝毫惊犯,对朝中的公卿不得有丝毫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有任何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p>
“诺!”众将士们纷纷跪在地上应道。</p>
在宣布一系列命令后,赵匡胤率领军队,班师回朝。</p>
在宋朝的官方史书中,声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是没有预谋的。但是,从赵匡胤即位后竟无须再出征,辽兵即“自行遁去”、《辽史》也没有“是年南寇”的记录以及京师汴梁在兵变不久前即谣传“点检作天子”,再加上现成的黄袍预备、禅位诏书的事先草拟、还有赵匡胤母亲之言:“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再加上即位之后,赵匡胤斩封邱的守门官,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等史料来看,陈桥兵变必然是一起早有预谋的军事政变。</p>
而正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五代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p>
在赵匡胤发动政变黄袍加身的时候,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如石守信、王审奇等人,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铁打的好哥们儿。知道他兵变了,本着帮亲不帮理,再加上想捞从龙之功的心思,当即便打开城门接应。</p>
走在城门的时候,赵匡胤再度宣布,进京之后必须秋毫无犯,违令者立斩不赦。众军早在军官们的约束之下,知道了新皇帝八成是要找个人立威,以杀鸡儆猴,是以都小心谨慎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尽量不让自己成为那只只因。</p>
赵匡胤毕竟也是从五代时期过来的,兵变之后,军队都是什么纪律,他可比谁都清楚。而且五代皇帝都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为了稳定军心,很多人都会纵兵劫掠,来收士兵的心。</p>
自古以来就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说法。从古到今无论中外,军纪好的军队才是凤毛麟角……</p>
但出生的军队却各有各的花样。</p>
赵匡胤当然们儿清,靠大头兵取天下,却不能靠大头兵治理天下。需要他去拉拢的,不是这些已经实打实跟他造反的士兵,而是那些朝中群臣。</p>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回到开封,也并不是“民众无不竭诚欢迎”的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心向故主誓不投降的人也有很多,诸如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他们二人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p>
赵匡胤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便下令厚葬二人。</p>
策马回到皇宫之前,赵匡胤看着巍峨的宫殿,不由得心绪激荡。</p>
都说点检作天子,今天点检果然成了天子啊。</p>
正意气风发呢,便看到军士们簇拥着几个朝臣过来。</p>
为首之人,赵匡胤熟悉的很,正是当朝丞相范质。</p>
看到范质过来,赵匡胤立刻翻身下马,他在暗中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呜咽着说道:“范相,您来的正好,众将士陷我于不义,非要拥立我做这个天子,如今胁迫我到京城,如之奈何!”</p>
说话间,还和老范仔细形容,在馆驿之中群臣是怎么威逼自己的。</p>
范质还没说话,军校罗彦环便举刀对范质比划着说:“我们没有主上,今天必须得到一个天子!”</p>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像弟弟振涛说的那样,今天你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p>
老范又不是华强,对付这种事儿他也没什么经验。</p>
赵匡胤立刻怒道:“你在做什么!谁让你这么和范相说话的!还不退下!”</p>
“诺!”罗彦环对着赵匡胤拱手,又回头威胁似的看了一眼范质。</p>
范质总觉得自己今天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p>
见罗彦环这个倒霉催的退下,范质叹了口气,质问赵匡胤道:“先帝世宗包养太尉您就像儿子一样,现在他遗体未寒,您怎么就这样做?”</p>
在一旁的赵匡胤之弟赵匡义闻言,立刻十分配合地泪流满面。</p>
但范质知道大势已去,便长叹一声说道:“事已至此,就不要太仓促了,自古帝王有禅让之礼,现在可以举行了。”</p>
见赵匡胤还在期待地看着自己,范质给禅让的礼节详细陈述一番,又说道:“太尉既然通过礼仪接受禅让,就应该侍奉太后如母,赡养少主如子,千万不要辜负先帝旧恩啊!”</p>
云端之上的柴荣看着这一切,咬牙切齿,目眦欲裂。</p>
(求月票)(本章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