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一一章 没省油的灯,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一想,都能想明白了。</p>
</p>
这段思廉,很明显想多了。</p>
</p>
“这个这个问题,段王可以与政事堂商讨出个办法来。”</p>
</p>
赵曦的这话,这表情,这说话时的犹豫和不确定,让段思廉不由的咯噔了一下。</p>
</p>
难不成宋国真有吞并大理的想法?</p>
</p>
宋国太祖曾说过:江山止于大渡河</p>
</p>
这吕惠卿倒还真有点意思。</p>
</p>
吕惠卿也知道,他应该入了官家的眼了。</p>
</p>
官家亲政,除了潜邸旧属,就是执宰重臣,国朝太多的臣工,官家是不了解的,也不知道各自有什么能力。</p>
</p>
能在这时候让官家记得,有一个做事的印象,对于吕惠卿来说相当重要。</p>
</p>
而这一次,他算是得到了。</p>
</p>
若这一次,自已这能把官家的五项原则全理顺了吕惠卿都能想象自已的前程,估计他可以不用王介甫的提携。</p>
</p>
早些年,吕惠卿拜见王介甫,有仰慕王安石在士林名望的成分,同时,他知道像王</p>
</p>
他有意搭上王介甫的车。当然了,两人在改变国朝现状的方向上是一致的。</p>
</p>
现在嘛吕惠卿觉得,只要他把大理这事做成了,即便还不能进入政事堂,那也只是个时间和资历的问题。</p>
</p>
段思廉走了,去跟政事堂商量怎样发布诏令了。</p>
</p>
赵曦临行前,专门提点了富弼一声,让这个吕惠卿全程参与。</p>
</p>
这是个有手腕的人,并且目的性很强。</p>
</p>
赵曦不在乎,有目的才更容易掌控,反倒是像欧阳修、司马光那一类的,除了钻牛角尖的劲,和在士林中的威望,真不好找弱点。</p>
</p>
他们总觉得自已是对的,还站在圣贤的肩膀上指责你想多了,不想了。</p>
</p>
接下来,想一步步照自已的意思拿下大理,估计还有的烦。</p>
</p>
“段王,你这是陷我吕惠卿于不忠呀!”</p>
</p>
刚回大理段氏那个n的王府,吕惠卿就开始抱怨了。</p>
</p>
“工坊城是何种地方?你不知道,可以到整个汴梁打听,那是重过大内之地。”</p>
</p>
“我吕惠卿如此费心待段王,可段王又是如何回报我吕惠卿?见陛下?段王这就是去告御状了!”</p>
</p>
“段王若不喜吕某馆伴,大可奏请官家,换了就是了,何苦多此一举?”</p>
</p>
说的那叫一个真诚,连吕惠卿自已都有点相信了,神情、语气相当的到位。</p>
</p>
“吕馆伴见谅,见谅啊小王唐突了,实在是忧心大理之现状,更不想因山民乱为而坏了与上国之情义。”</p>
</p>
这些话吧,没绝对的真,也没有纯粹的假。</p>
</p>
吕惠卿如此,他段思廉也如此。</p>
</p>
“上国火器之威,是吕馆伴陪同段某观摩,我大理了民血肉之躯,如何能抵挡火器之威?”</p>
</p>
“段某能以大理王昭告了民,也能为上国大军避免些许麻烦。想必上国朝廷也会思量,而不予对馆伴不是处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