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赵曦真怀疑王安石是怎样积攒下名望的。</p>
</p>
全靠文采?或许是吧,除了这点,赵曦在王安石身上,找不到一丝被人亲近的优点。</p>
</p>
不说他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性,也不说他执拗的性格,就他这随时让人不爽处事方式,着实是让人记恨呀。</p>
</p>
想想后世知道那些反对他变法的人,从富弼、韩琦、文彦博,到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苏辙,再到吕公弼、吕公著、范纯仁等等。</p>
</p>
从政客到文人,再到世家了弟,没一个支持他变法的。</p>
</p>
而再看看他的那些干将。吕惠卿、蔡确、吕嘉问、曾布一直到章惇。不是投机者就是家贼,要不就是品行不端或者有恶迹的。就是章惇,都因为出身的问题,老被人非议。</p>
</p>
赵曦也知道历史记载是被人粉饰的小姑娘,但对于王安石变法,被人说成是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这一点确实是有。</p>
</p>
现在赵曦看来,王安石的变法就是不触犯大地主的利益,也一样有很多人反对。</p>
</p>
他的做法是真不怎么滴。</p>
</p>
是,老王同志确实有能力,多年地方官经历,也确实让他看到了国朝的弊政,他估计也想了不少办法。</p>
</p>
可你把想法拿出来让大家参议参议又能咋?谁要去抢你的功劳了?</p>
</p>
你在政事堂跟大家商量好,然后在集议时提出来不好吗?非得这样!</p>
</p>
在王安石说有办法,而政事堂的相公们一脸惊讶并有些恼怒时,赵曦就知道,这王安石又错了。</p>
</p>
王安石估计把政事堂的各位,看成了顽固不化,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一群老顽固了…这好像也不算错。</p>
</p>
可没必要因为一个青苗法的受阻,你就给自已拉仇恨吧?</p>
</p>
早先赵曦一直等着王安石,目的就是想让这老头凭三十年士林声望,来做自已革新的枪头。</p>
</p>
现在,赵曦都有点不忍心了。</p>
</p>
王安石在进入宰辅时,好像就准备着当孤臣了!</p>
</p>
说真的,王安石的做法,不仅仅是让政事堂相公难做,就是赵曦都有些为难。</p>
</p>
赵曦想改变国朝现状,却没想过搞得血淋淋的,他期望的和风细雨,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在大家不知觉中把现状</p>
</p>
就像他这些年做的,从拉拢臣工开矿,新币铸造,到护卫营练兵之法,轨道铺设等等。</p>
</p>
他一点一点的,把朝堂臣工装进套了里,慢慢的解决了国朝财政窘迫以及冗兵弱兵的现状。</p>
</p>
可现在老王一副千万人吾独往矣的态势,让赵曦很为难……</p>
</p>
或许赵曦想错了王安石,也可以说是自已低估了王安石。</p>
</p>
现在这情形,更像是王安石摸清了官家有革新的心思,从而绑架了赵曦,与君王结成同盟,然后实现自已的抱负。</p>
</p>
谁主动谁被动,又有谁能说的清?</p>
</p>
反正现在王安石又抛出新法了……</p>
</p>
农田水利法……王安石呈上来了,看来是早有准备的。</p>
</p>
这是赵曦要求的,也是问责诸位相公的。这时候王安石呈上来,他只能接着……</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