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五二章 兵员,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北辽的使臣到了。这一次没有跟西夏人一起…随他们相互坑吧。</p>
</p>
北辽的使臣带着耶律洪基大王的“诚意”来国朝谈判。</p>
</p>
要求:第一,停战。第二,宋国从云州一带撤军,撤到雁门关内,北辽可以减少甚至取消岁币。第,重新签订盟约,维持正常邦交,继续两国兄弟情义。</p>
</p>
国书递交了,官家没搭理,整个政事堂也没搭理,连一直喊叫着应该行圣王之道的臣工也没人吭气。</p>
</p>
有实力,谁就乐意受气?既然国朝打下了云州一带,守城又是大宋军伍的优势,凭什么要还回去?</p>
</p>
可拒绝北辽的要求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朝臣们不确定,也就不敢吭气了。</p>
</p>
赵曦让礼部把最早安南那份含有战争赔偿的盟约找到了,也把第二次好水川之战结束后,跟西夏的盟约也找到了。</p>
</p>
让窦卞带着两份盟约,告诉北辽使臣……多学习学习。另外。赵曦还让北辽使臣带回去一句话:你们挑起了战争,但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我说了算!</p>
</p>
这个时候,麟府军的折继闵和东路军的郭逵,率大军已经打下了寰州、朔州,正在清理游兵散勇并将防线向北辽宁边州方向推进,准备与府州连接起来。</p>
</p>
这个时候,种鄂的西路军也已经拿下应州,一部分东进,过龙首山,沿浑源河,打下浑源进逼蔚州境。</p>
</p>
同时,大部兵力随种鄂北上,与狄青的主力汇合,克云州。</p>
</p>
这个时候,议政厅决定河北道打一场野战的命令,还未到达吕公著里,整个河北道还是在攻守战焦灼。一个多月,河北道未失一座城池,战损几近与无…毕竟,新军做到了把敌人消灭在冲锋的路上。</p>
</p>
也在这个时候,辽军懂得了如何避免减少伤亡。不仅仅学会了散兵推进,更懂得了听到炮声趴下的战术。</p>
</p>
可散兵根本对城池造不成威胁。</p>
</p>
这样的战事,大宋在烧钱,北辽在死人死战马,而西夏在跟环庆的边军逗着玩……</p>
</p>
最先耗不住的是西夏人……这大军南下了,战也打了,该走的过场也走完了。</p>
</p>
关键是,忻县原本被围的军卒回来了,西夏人知道了出征河东路的</p>
</p>
虽然左厢神勇军司的牧民、牲畜和地盘,兴庆府已经答应给了大家,可被同盟残杀,又有兔死狐悲的意味,终于逼迫着梁乙埋撤军了。</p>
</p>
这一次西夏出兵,更像是一次出游,若没有左厢神勇军司的地盘和财产,恐怕兴庆府也对各出兵的部落没法交代。</p>
</p>
大势已成!</p>
</p>
确实,整个战事的作战目标基本完成了,除了第一次雁门关大捷,阵斩十万让汴梁有了一次欢庆,到后来,接连不断的捷报,已经让汴梁都麻木了……</p>
</p>
什么辽夏联军投降,什么攻克朔州,打下应州,围困云州……不知道这都是哪里,反正也知道是国朝大军胜了。</p>
</p>
本来还担心打战会导致粮价上涨,从狼烟点燃那一天,汴梁就有人开始囤积了粮食。</p>
</p>
谁曾想,不仅仅是轨道马车,就是漕运,都停运了商人货物,集力量运输粮食,硬是把粮价压在二十左右。</p>
</p>
开始以为朝廷在硬撑,可硬是撑了半年多,从春天一直撑到冬寒,粮价一直稳定。</p>
</p>
“过冬难啊!”</p>
</p>
冬季是赵曦最担心的,那怕这次出征河东的将士多数为北方人,可塞北的冷,就是北方人也够呛能抗住。</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