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安置永昌府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41、安置永昌府,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姓姓姓姓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严时泰拱手称是。
朱楩继续说道“只有让所有人有地种,云南才能平定。而且这么多人被迁徙到云南,结果却遇到了胡渊那个混账,让大家白白遭受苦难。告诉大家,苦日子过去了,慢慢都会好起来的。”
“殿下仁义,”严时泰赶紧弯腰行礼。
“应该的,”朱楩笑着伸手扶起严时泰,更说道“不止是永昌府和咱们汉家百姓,今后还有那些土司部落,也要这么做。那些土司官仗着朝廷给的特权作威作福,还胡作非为,屡屡作乱。也该管管了。”
严时泰心里一动,他也知道那些土司官的特权有多大,不禁说道“殿下,永昌府下辖周围各乡各县,不若我也对周围实施您的政策?”
朱楩满意的点点头,严时泰果然是个人才,而且心思敏捷。
既然严时泰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想法,朱楩又交代了几件事之后,就开始吩咐让人打开府库粮仓,准备放粮了。
足足三天,全城百姓都领到了足足三个月的口粮,一时之间朱楩的名望在永昌府内达到了鼎盛。
如今谁还在乎胡渊一家老小的死啊,连那些金齿卫的兵丁,也都在传唱着朱楩的仁义名声。
最后也不需要沐晟的部队去控制了,金齿卫的一万多人部队被朱楩集中起来,除了留下几千人继续作为永昌府的必要守军,他把一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部队。
正好之前损失了一万人,现在就给补充回来了。
只是这一万人除了自己以外,还有他们的家人,让朱楩有些无奈。
这就是军户籍的制度。
因为明朝的户籍制度是人以籍为定,不准冒滥,不许更改,子承父业,役皆永充,一旦成为军户,则万世不能改变,子孙都要应军差,充军伍。
就很坑。
更主要的是,明初规定,军户户出一丁,赴预先指定的卫所去当兵,即充当旗军,也叫正军。
旗军或在营操守,或播种屯田,因此有了操守旗军或屯种旗军的名号。
而军户中除正军以外,其余子弟则为军余或余丁,正军到卫所充当旗军,该军户还须出二名余丁,其中一名随同正军至卫,在营从事生产,佐助正军,供给军装。
也就是说,除了每军户出正军一名,还必须附带余丁三名。
这特么血坑。
所以这一万新军加入队伍以后,甚至还有一两万人随行,他们都是这一万正军的家人。
这就是军户籍。
朱楩也很无奈的叹了口气。
“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老朱啊老朱,你可真行,难怪明初明军悍不畏死英勇无双,可到了中后期,却都想法设法的要逃离军籍,”朱楩暗叹一声。
这军户籍简直就不是人干出来的事,合着我家出了一个当兵的,去给你保家卫国,捎带着我全家都跟着遭殃啊?
哪有这样的。
不给特权就算了,反而成了劫难。
这军户籍甚至比普通民户百姓的户籍还要惨。
乃至有一段时期,更是禁止普通百姓与军户籍进行通婚。
朱楩深知其害,只是现在他也没有办法改变什么,还是那句话,毕竟他还不是九五之尊。
于是朱楩暗暗记下,等今后有能力了再去改变。
他今后需要的是一支能征战天下的无敌之师,而不是空有虚名和数字的壮丁,那没什么意义。
这一天,朱楩在妥善安置了永昌府一应事务后,留下严时泰作为此地知府,终于准备继续率领部队回归大理了。
“严时泰,我可是把这永昌府和一城百姓都交给你了,如果你敢欺压百姓作威作福,那胡渊一家的下场可还历历在目,”朱楩在城门前交代着。
严时泰不禁没有半分惧意,反而还高声说道“下官立下军令状,三年内让永昌府全面恢复生机,必不敢仗着殿下垂青抬爱而为非作歹,但凡有一人告状,不用劳烦殿下动手,下官提头来见。”
好一个刚正不阿的臭书生,就这个臭脾气,难怪在中原混不下去,也唯有如此才敢制裁嚣张跋扈的世家子弟。
这可是古代封建社会,世家与乡绅有着很大的权力,说句难听的,要是没有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仍然维持着举荐制度,那这天下简直就是世家的天下了。
然后朱楩就要率大军离去了。
可突然,城内响彻一阵雷鸣般的呼声“恭送岷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楩吓了一跳,忙转头看去。
只见身后城内,无数人自发走出家门,人头攒动的站在那里,看到朱楩回头,还纷纷跪拜了下来。
严时泰也激动的说道“殿下可谓是民心所向,您是云南之福,更是大明与百姓之福啊。”
朱楩先是心生震动,也有些动容,接着笑骂一声“本王还没死呢。让大家好好生活,一切都会变好的。”
说完朱楩策马扬鞭,在六万明军士卒,以及新加入的一万明军,还有木邱、赵拓、沐春兄弟等人的簇拥下,来到城外与木初、居里屋等六万土人部队汇合一处。
“出发,回家,”朱楩大喝一声,终于要结束了。
这一战从最初思伦发作乱开始,朱楩带着部队先是到处偷袭,然后又在昆明城外与思伦发大决战,接着又从定边之战打到对盈江刀干猛的讨伐平定,再到如今惩治胡渊和恢复永昌府府制。
可以说朱楩几乎打了大半个云南。
毕竟丽江也牵连了进来,又经过楚雄府抵达昆明城,还有定边县和景东也在其中,又一路征战到了盈江,几乎打到了境外。
而在经过这一战后,朱楩的声望也达到了鼎盛。
连系统都直接把大半云南省划入朱楩领地范畴。
在这之前,朱楩的藩王身份与地位,只不过是因为朱元璋与朝廷册封的。
可是经此一役后,朱楩靠着自己的强大武力和战绩,彻底坐实了他才是云南之王的身份。
这是很重要的转变。
而且除了之前朱楩通过系统观察到的,领地人口已经达到三百万人,此时又增加了足足二十八万人对他忠心。
其中二十五万人来自身后的永昌府,还有三万人已经编入军中,正是那一万新军和两万的军户籍。
这就是成绩,这就是朱楩为何执意要打这一战,乃至不得不亲身犯险也要率领军队‘御驾亲征’的原因。
再也没有比军功可以更快做出成绩的方法了,何况朱楩是戍边藩王,他所要做的就是保家卫国。
他做到了,自然就是最合格的藩王。
更关键的还是军心所向,朱楩有信心,只要自己稳住,不在洪武朝决定造反,只要他不造自己老子的反,这些部队就绝无二心。
他现在想打谁就打谁,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部队都会誓死追随。
想到意气风发之处,朱楩不禁仰头高呼“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看着他即使之前回过一次大理,可身上仍然穿着之前王福给他的那身衣服,除了铠甲以外,与其他明军士卒没什么不同。
除了新加入的三万将士,全军都高呼起来。
连那六万土人部队,也一样在响应着。
木邱望着朱楩,美目泛着光彩。
赵括更是心潮澎湃。
就连沐晟都拉着沐春,低呼“大哥,我们一起投靠殿下吧。”
沐春哼了一声,你以为他不想?他是被殿下给拒绝了好吧。
没办法,谁叫他是西平侯世子,他可以投诚太子朱标,却不能投靠朱楩。
最主要的是朱楩做到了,他不是空口喊口号,而是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
不论是以少胜多与思伦发决一死战时的死战不退,还是与子同袍,最主要的是同生共死身先士卒。
毫无疑问,至少在统兵作战的武力方面,朱楩已经崛起,而且不光是崭露头角,而是交出了一份功绩巨大的答卷。
(p虽然看起来更新两章,但是两章一万字哦。)
(本章完)
inf。inf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