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煌未央,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侧对着御榻上的天子启,微昂起头,遥望向殿室外的宫阙。</p>
只眉宇间,尽是一片无奈,和决绝。</p>
“于私,儿必须要成为太子,才能避免那个做了储君的异母弟,会将我凤凰殿的母子四人残忍屠戮。”</p>
“于公,儿也同样要成为太子,才能避免父皇为天下人指责‘废长立幼’、避免我汉家日后主少国疑。”</p>
“——于公于私,儿都必须使劲浑身解数,坐上那储君太子之位。”</p>
“要想达成这个目的,儿首先要做的,便是父皇的好儿子……”</p>
又一番话语,终惹得天子启眉宇之间,隐约闪过一丝异样的情绪,似是被刘荣这番回答勾起了兴趣。</p>
刘荣却是含笑回过身,抬脚走上御阶,于御榻旁跪坐下身。</p>
“儿做军械,并非是要得到军队的效忠。”</p>
“——于公,儿是想得到朝野内外的认可,为自己增加得立为储的筹码;”</p>
“于私,则仅仅只是想要帮父皇,以得到父皇的认可、欣赏——也同样是为了增加得立为储的成算。”</p>
···</p>
“父皇问儿臣:是否就这般想要别居太子宫?”</p>
“儿便答父皇:是。”</p>
“——儿,想要住进太子宫,也必须住进太子宫。”</p>
“这对儿,还有儿的母亲、儿的两个弟弟,都是最好的结果;”</p>
“于我汉家的宗庙、社稷而言,就更是如此了……”</p>
没有歇斯底里,破罐破摔,又或是战战兢兢,舌头打结;</p>
没有烂俗的‘不想当太子的皇子不是好皇子’,亦或是虚伪至极的:父皇定能千秋万代,长生不死。</p>
就这般——就这么好似老友闲聊般,平清而又淡然的点下头:是;</p>
儿,就是要做太子……</p>
“敢当着朕的面承认,倒也算有份担当……”</p>
暗下如是想着,天子启面上,却悄然涌上一抹阴戾。</p>
目光阴恻恻的看向刘荣,盯了足有好一会儿;</p>
又从御榻上起身,走到跪坐在地的刘荣身前,负手弓腰,恨不能头碰头、脸贴脸,想要从刘荣的目光中看出什么。</p>
却见刘荣目光清澈,面色坦然,天子启终是再度眯起眼角,语调中,也莫名带上了一股森然寒意。</p>
“若朕不许呢?”</p>
“若朕,不许公子争储夺嫡,更因此而心生恼怒,处处为难于公子呢?”</p>
“更或是自此厌了公子,又喜了公子某个弟弟——如绮兰殿的彘……”</p>
“公子,又该如何应对、如何自处?”</p>
听着天子启就这么脸贴脸凝视着自己,说出这样一番骇人之语,刘荣面上,却不见丝毫慌乱。</p>
甚至就连十弟刘彘的名字,都没有让刘荣心中,生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波澜。</p>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十子刘彘,确实是享有赫赫威名的汉武大帝。</p>
但如今,却只是年仅两岁——甚至都还没满两岁的皇十子而已。</p>
便见刘荣应声一笑,旋即从地上起身,温颜悦色的对皇帝老爹一拱手。</p>
而后,便道出了一番看似唯心,实则却同样极尽坦然的话。</p>
“父皇不会。”</p>
···</p>
“太祖高皇帝,喜赵王刘如意类己,而嫌孝惠皇帝仁弱。”</p>
“但最终,孝惠皇帝,也还是做了‘孝惠皇帝’;赵王刘如意,也终只是做了赵隐王而已。”</p>
·</p>
“先太宗孝文皇帝,喜梁王刘揖类己,而嫌父皇天资平庸。”</p>
“但父皇,终也成了儿的‘父皇’,而非父王。”</p>
“及梁王刘揖,也终不过是‘梁怀王’而已。”</p>
说到这里,刘荣便也稍直起了身,抬头仰望向面前的皇帝老爹。</p>
眉宇间,却尽是一阵说不出的自信,以及让天子启心中,都难免生出些妒忌的英姿勃发。</p>
“吴楚声势浩大,朝堂却早有成算,至多半年,父皇便可平乱而安天下。”</p>
“待乱平,梁王叔必挟不世之功,入朝以迫父皇兑换‘皇太弟’的承诺。”</p>
“彼时,为了断绝梁王叔的念头,父皇便只得与立太子储君。”</p>
“——年仅两岁的皇十子,可斩不断梁王叔的野心。”</p>
“唯有年即及冠,又年足壮,且名正言顺的皇长子,可以作为父皇逼退梁王叔的拒马。”</p>
“而这个皇长子,便恰好是儿臣……”</p>
却见天子启闻言,只满是不屑的嗤笑一声,便也直起身,负手昂首,居高临下睥睨着刘荣。</p>
“公子便这般笃定?”</p>
“纵是立了公子这个储君太子,朕要想废太子,也不过一道诏书的事。”</p>
对此,刘荣只再付之一笑,却并没有继续反驳。</p>
而是含笑思虑片刻,旋即再度拱手躬身。</p>
“若儿一无是处,彼时又惹得朝野内外怨声载道,父皇废太子,确实不过是一道诏书的事。”</p>
“但在父皇看来,儿臣当真这般没用?”</p>
“——尚还只是皇长子,儿臣便已然是上蹿下跳,无所不用其极,恨不能将自己想要做太子储君的心思,散布的天下人妇孺皆知;”</p>
“待做了太子储君,儿又怎会自禁于太子宫?”</p>
满是自信,甚至颇带些挑衅意味的话语,却引得天子启眉角又是一挑,望向刘荣的目光中,更带上了满满的戏谑。</p>
“公子是想说日后,朕即便是有意废储,也会碍于公子的威势而投鼠忌器,不敢擅动?”</p>
闻言,刘荣只深吸一口气,含笑再拜。</p>
“父皇,大可拭目以待……”</p>
“——呵!”</p>
“——好一个拭目以待!”</p>
便见天子启陡然一拂袖,似喜似怒,又像是气急而笑的生冷笑意,大步走回御榻前坐下身。</p>
又带着耐人寻味的目光,在刘荣身下好一阵打量,才又不屑的发出一声冷哼。</p>
“吴楚乱平之前,莫再去少府了。”</p>
“——东宫太后那双眼睛,可还没全‘瞎’呢。”</p>
“看好你凤凰殿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p>
“去睢阳代朕犒军的事,也再好生琢磨琢磨。”</p>
“想好了,时候到了,再来找朕说。”</p>
见天子启这般反应,刘荣心下当即了然:汉家对太子储君的宽容程度,当真是后世所不能比。</p>
尤其是在某位太宗陛下之前,华夏帝王对继承人的戒备之心,更是低到近乎可以忽略不计。</p>
再加上如今,是连戾太子举兵‘谋逆’一事都还没发生,更以孝治天下,根本不会有人能想到做儿子的,居然也会忤逆父亲的汉家……</p>
“儿臣,谨遵父皇诏谕……”</p>
“——嗯,去吧。”</p>
漠然应付刘荣一声,天子启本能的低下头,再度看向那一摞图纸。</p>
只片刻之后,便没由来的生出一股恼意。</p>
“没事儿少往朕这宣室殿跑!”</p>
“看见你这混账就来气!!!”</p>
今天第一更</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