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通天阁,狄小七,邓小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人率先踏上一条长廊,长廊两侧的雕栏上垂着淡青色的薄纱,每间隔丈许,就是一根巨大的石柱,每根石柱的基座一侧都蹲着厚重的青铜虎踞灯台,鹤颈琉璃盏上一棵大焰烛,石柱的凹处嵌着光滑的白色玉石反射着烛光,把一条长廊照得通明。</p>
长廊的尽头是一间大厅,四根粗硕的巨柱撑起一个穹顶,八根落地的环抱巨烛辉映着,让这里看起来比楼上通天阁下那间大厅还要大。</p>
穹顶宽阔处的图画分成三层,顶上正中一轮光环闪闪发光,祥云连接着下层描绘的伎乐天。飘舞的绸带、琵琶、箜篌、花瓣和飞鸟连接石柱顶端的四座莲花,让整个穹顶和立柱形成浑然的一体。</p>
朝正面端坐着一尊菩萨,菩萨身边的两根石柱上一左一右雕刻着两个鹰身人面的雕像,手持火把,朝向石柱之间的一个高台,高台的侧面雕刻着熊熊的火焰,在烛光映照下真如火舌飞腾。</p>
大厅向前又分出两条长廊,烛光摇曳,看不清到底延伸到多远。</p>
库武顿走到石柱近前,抚摸着柱上浮雕的飞马,闻着雕栏散发出的檀木的幽幽香气。在这唐城中的地下,竟有这样的一处神秘的宫殿,哼,这次倒也不虚此行。不过他猜不透裴简之的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也猜不透悬圃人假借虞氏的名义选在这里碰面的原因。</p>
“虞公子看这里的浮雕壁画和外面有什么不同?”</p>
悬圃人沉吟着说:“长廊里的雕栏玉砌还有唐城的味道,顶上这些画却像是寺庙里的壁画,那个火台和袄祠里的火坛相似,恐怕也不是旸谷后人的东西。”</p>
“虞公子的眼光不错,这间石室本来是双河后人建造,在地下埋了二百多年,被我发掘了出来,加以扩建。”裴简之捋着胡须,指着当头那座神像说:“那尊三面神看着像是庙里的菩萨,其实是波斯人供奉的风神,你仔细看看,那个神仙是不是有三头四臂?”</p>
如裴简之所说,顶上的神像正中的面目和蔼,两耳边却分别是另外两张不一样的脸孔,眉间似有星辰,和唐城的神明以及佛家塑像都有不同,如果在印象里寻找,只有在萨保那里见过一个相似的,袄祠的祭坛上有个鸟身人面的雕像与石柱上的雕像相似,大小却相差了几倍。</p>
裴简之说:“风神的三个头面,分别代表着初生、人世和死亡。”</p>
悬圃人说:“我在萨保府见过那两个鸟身人面的模样。”</p>
“这些神明造像和飞天乐舞,都是来自Samsara当年的大唐西域,和袄祠里供奉的胡神相似,合情合理。”</p>
裴简之引两人在大厅一角的石榻上坐下,石榻质地沉郁,也是件古物,榻上的茶几摆着一副茶盘,玛瑙杯下压着一封信。</p>
库武顿一瞥,心里扑腾一跳,又是紫朱漆紫线、飞马封印,今天的漫长注定和那封信有关了。</p>
他把目光抬起,继续端详四周的雕像和壁画。</p>
裴简之却突然问那个悬圃人:“公子可曾注意到我的眼睛?”</p>
库武顿本以为他会提起那封信的事。他转头定睛去看裴简之的面孔,虽然烛光闪烁,依稀能看到这位“雅侯”的双眸如秋水,泛着异样的颜色,他心念一动。</p>
悬圃人脱口而出地说:“您是个双河后人!”</p>
“哈哈,公子明见,我是个胡人。这个所谓‘雅侯’原来不是旸谷人,而是个双河人,谁又能想得到呢。”</p>
这个转折有些应景,库武顿对这个裴简之的兴趣更浓了。</p>
悬圃人说:“可是我听说雅侯是旸谷后人,祖籍河东闻喜,和旧长安的记事郎是同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