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蹴鞠比赛,朱祁镇朱祁钰,南山有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京城郊外,梅林雅苑。</p>
这座宅院坐落于一片梅林之中,其主人乃是工部右侍郎梅林荣。</p>
只不过,这个工部右侍郎前面还要加上南京二字。</p>
别看两者同级同品,可是,一旦加上了南京二字,基本上就成了半退休状态,除了兵部还能忙活一下,其他部堂,基本上就是个闲职。</p>
梅林荣本是永乐十五年的进士,早年间因治河有功,三十五岁的时候便升任至工部右侍郎,也算是年轻有为的典范。</p>
可是,就在这一年,他的仕途突然中断。</p>
永乐二十一年,太宗皇帝朱棣病重,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打算偷偷毒死太宗皇帝,废掉太子朱高炽,拥立赵王朱高燧为帝。</p>
在此期间,一个叫高以正的谋士酒后说漏了嘴,无意间将事情透露出去,被锦衣卫的总旗官王瑜得知。</p>
王瑜乃是太子党,得知此事以后,立即向太宗皇帝告发,紧接着,孟贤等人伏诛,而王瑜因功升任为辽海卫千户。</p>
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里说,乃是谋反,至少也要摘去爵位,贬为庶人。</p>
可是,时任太子朱高炽不忍看到自己的弟弟落难,便极力为他辩解,朱高燧趁势将所有罪责推脱到了底下人的身上,把自己择的干干净净。</p>
朱棣也不愿将自己的儿子赶尽杀绝,此案最终把主谋孟贤等十三人全部诛三族,赵王朱高燧仅仅是禁足半年,命其在家里读书养性,不得外出。</p>
这个孟贤,便是梅林荣的大舅子。</p>
所谓的诛三族,第一族乃是孟贤的妻子、兄弟姐妹及配偶;</p>
第二族乃是孟贤的父母、叔伯及其配偶;</p>
第三族乃是孟贤的子女及其配偶。</p>
梅林荣的一房小妾是孟贤的妹妹,按大明律法,他也在三族之内。</p>
为此,他几乎散尽家财,寻了无数的关系,最终靠着一纸伪造的休书,勉强脱了罪。</p>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p>
官场上,永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占着位置,别人就上不来。</p>
想要往上走,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高升,要么下去,把位置给人让出来。</p>
梅林荣受到此案的牵连,往上走是不可能了,但是,往下走的空间很大啊!</p>
不说别的,就把你是孟贤妹夫的事抖出来,就够你受的了。</p>
最终,梅林荣调任南京,远离权力中心,事情才慢慢淡下去。</p>
南京的生活就闲多了,于是,梅林荣在郊外买了一块地,种上梅花,又建造了一处小院,平日里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倒也悠然自在。</p>
今日,便有两位重要的客人到访。</p>
第一个,乃是白莲教护法杨雄。</p>
另一个,则是一名年约三十多岁,身穿儒衫,风度翩翩的公子哥。</p>
任凭谁也想不到,此人便是令人闻风色变的海上巨寇,三头蛟沈浪。</p>
这时候,门帘一撩,王庆海匆匆而至,问道:“老爷,您找我?”</p>
梅林荣点点头,说道:“将你在京师的所见所闻,和两位客人说一下。”</p>
“哦,好!”</p>
王庆海看向两名客人,半低着头,说道:“小的将炭敬送到了高阁老府上,正准备回程之时,却听说京师中出了些事,便多留了几日。”</p>
杨雄眉头一挑,问道:“何事?”</p>
“据坊间传闻,朝廷准备和安南国开战了!”</p>
“你具体说说,都打听到了什么?”</p>
“说是安南和占城国打起来了,占城国的使臣跋涉万里,来到京师,请求大明援助,然后朝廷就派出靖安郡王出使安南,还听说啊,南京的兵马都要跟随靖安郡王一道同行,这不是打仗是什么?”</p>
杨雄和沈浪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露出惊喜之色。</p>
梅林荣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下去吧。”</p>
“是!”</p>
王庆海刚一离开,杨雄便忍不住说道:“朝廷要动南京的兵马,真是天助我也!”</p>
沈浪轻轻一笑,说道:“这还不止呢,淮安府治河征募的民夫,已经超过十万了。”</p>
“好,好啊!十万人若是反了,够他们喝一壶的了!”</p>
杨雄激动地站起来,继续说道:“到时候,山东的兵马要忙着去淮安府平叛,我等主力奇袭南京,则大事可成矣!”</p>
沈浪依然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说道:“杨护法,不知贵教主何时现身,该谈一谈正事了!”</p>
杨雄点头道:“沈兄放心,兄弟这就回去禀报教主!”</p>
“好,在下随时恭候佳音!”</p>
却说王庆海离开院子之后,兜兜转转,来到城外的一处茶棚。</p>
这里经常有过往的商旅经过,摊主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永远都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p>
王庆海要了一碗凉茶,摊主端过来,说道:“您还要点别的吗?”</p>
“不用了……”</p>
紧接着,他用很低的声音说道:“梅林荣在郊外别院招待了两个人,他们似乎对靖安郡王出使安南很感兴趣。”</p>
摊主笑呵呵地问道:“这两人叫什么,以前来没来过?”</p>
王庆海端起茶碗,四下瞄了一眼,眼见没人注意,便继续说道:“以前倒是看见过几次,可是,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在梅家做事,不该问的不能问太多。”</p>
“好嘞,您慢用!”</p>
当天晚上,一封情报送到南京城的锦衣卫,紧接着,马不停蹄地送去淮安府。</p>
…………</p>
淮安府,黄河大堤。</p>
黄河,中华大地的母亲之河,经过长达万里的奔袭,自淮安府一带,夺淮河汇入黄海。</p>
由于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下游水流逐渐变缓,泥沙沉积,导致河道淤塞,进入雨季,便出现了连续大范围的溃决。</p>
根据淮安府的奏疏,黄水浩瀚奔腾,水面横宽数十里甚至数百余里不等,泛滥所至,一片汪洋,远近村落,半露树梢屋脊,即渐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滩,人马不能驻足。</p>
工部左侍郎王永和来到淮安府之后,立即招募六万余农夫,治理水患。</p>
他本来还担心,如此一来,花费的钱粮实在太多了,却没想到,皇上一道圣旨下来,说六万人哪够,起码十万,至于钱粮,不需要担心,只要能治理好河道,多少钱都无所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