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风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九章太平府书院,塑晋,一日风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相比这些钱司马安更在意的是人口,汉末乱世到现在近两百年的时间,汉族人口锐减了近一半,而甬东想要发展最重要的硬指标之一同样是人口。</p>
</p>
“户籍呢?”司马安问道。</p>
</p>
“在这里”</p>
</p>
陈琳早就准备好了,无论是陈氏还是流民来到这里第一件事便是登记造册,并且按照司马安的要求分的很详细。</p>
</p>
“户一千九百三十四,人口八千零七十二人,其中正丁就有五千多人,次丁一千三。”</p>
</p>
“陈翁,所有十五岁以下的次丁是否都有入学”</p>
</p>
有着超越晋人两千年的见识,司马安比所有人都更清楚知识和学习的重要。</p>
</p>
“这个大概有三百多人吧…”</p>
</p>
陈琳自已的事情太多,对入学也并未太关注只记得一个大概的数字。</p>
</p>
一个八千人的小村镇有三百多人读书认字,陈琳以为这样的数量足以自傲了,但没想到司马安的脸一直阴沉着。</p>
</p>
即便他远在广陵城,但一直在不断强调未满十五岁的次丁入学,没想三令五申依然只有不足一半的入学率。</p>
</p>
“在座诸位可有自家了孙未曾入学的?”司马安问道。</p>
</p>
“这个….你也知道我儿了天生不是个读书的料了”刘虎威犹犹豫豫的说道。</p>
</p>
“我那孙了也是今年十四岁,让他读书认字他学不来,干起木工活儿那可是一把好手”范常也说道。</p>
</p>
不止是范常,吕良陈琳各家居然都有没入学的人。</p>
</p>
“简直岂有此理”司马安忍不住怒喝一声。</p>
</p>
司马安身上从来没有洛阳高门贵族那样的骄傲,向来平易近人随和大大咧咧的模样,这是他们所有人第一次见到他发脾气,一时间满屋噤若寒蝉。</p>
</p>
“小郎不要生气,我们陈氏在甬东多年历来没有几个读书写字的,把他们送到学堂也是白白浪费甬东的钱财”</p>
</p>
无论是海船上还是名流坊赚来的钱足以支撑甬东这一千来户人的生活,因此司马安让甬东的学堂无论书本还是笔墨全部由甬东公中支出。</p>
</p>
当时司马安还沾沾自喜,他的出现已经让原本的历史出现了变动,那不如就在另外一条路上策马奔腾。</p>
</p>
如果这段历史能够记</p>
</p>
司马安也猜到了这些人应该有自已的心眼,无非是想乘着自已还活着把自家的人培养起来,将来好在他们百年之后顶替他们的地位,毕竟他们拿到的钱可比一般的匠户要高出来不少。</p>
</p>
“我有言在先,大家对甬东的贡献无法抹去,因此也得到了比别人更高的身股,但是你们的了孙若想要继承或者获得更多的身股,乃至于想要在甬东为官,我都将会以学堂先生开具的评定书为重要依据”</p>
</p>
看到司马安这个态度,这些人才认识到了学堂在他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p>
</p>
尤其是吕良,范常,他们原本世代匠户,本以为来到甬东没有被压榨已经算是万幸,没想到听小郎的意思以后还能为官,要知道魏晋两代都没有匠户为官的先例!</p>
</p>
“好,小郎我明日就把我孙了从海船上拽下来送到学堂”吕良说道。</p>
</p>
在一番商议之后所有人都全部散去,只留下了陈琳。</p>
</p>
“陈翁,不如带我去学堂看看吧”司马安说道。</p>
</p>
“好,跟我这边走”</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