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圣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术中大出血,大国首席外科圣手,杏林圣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护士赶忙去准备,但李惜阳却道,“升压药只是暂时的,立刻输血!”
但是这只是一台并不复杂的剖宫产手术,根本没有事先想到会大出血,自然也就没有准备血浆。
“赶紧联系血库,调300血过来!”
“好!”
器械小护士赶紧去打电话。
手术台上,产妇吃了升压药,但血压还在持续下降。
“李医生,怎么办?”
剖宫产大出血,谁都没有想到。
李惜阳说,“可能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或者是胎盘前置导致的。”
“你去准备宫缩素,10个单位静滴!我来止血!”
“能行吗?”
只一会儿,产妇腹腔里就充满了积血,哪里能找到出血点啊!
李惜阳没多解释,只喊了一声快去!
董琳看了眼产妇,这会儿双眸紧闭,连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这是休克的症状!
没时间犹豫了,只能听李惜阳的了。
董琳在心里一边默默祈祷,一边快速准备宫缩素。
这时边上的麻醉医生慌张道,“不好了,目测出血量得有500了。”
李惜阳在器械台前准备,回头看了一眼,快速道,“给血库打电话,让他们再调300血过来!”
“好!”
巡回护士连忙点头,一刻也不敢耽误。
这时;李惜阳拿着一个针管再次走回手术台。
里面是止血敏,快速给产妇静推。
然后就在众人的注视下,双手插进了产妇的腹腔里。
见这一幕,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李医生,你在干什么?”
李惜阳没说话,而是目光看向一旁的心电监护仪。
众人下意识的跟着一起看去,
嗯?
血压稳住了!
也就是说出血点被堵住了!
可是…
产妇腹腔里都是积血,他究竟是怎么找到出血点的。
而且他刚才明明是刚把手伸进去,血压就稳住了。
这是盲操徒手止血??
李惜阳确定产妇暂时稳定住了,才开口对众人道,“是子宫动脉血管破裂,现在已经成功阻断了!”
然后示意董琳去拿吸引器,将腹腔内的血清理干净。
董琳回过神来,赶忙打开吸引器,将探头伸进了病人腹腔内。
没一会儿,腹腔就被清理干净了。
这时众人才看清楚,李惜阳双手各拿一只止血钳,钳夹在子宫动脉两端。
董琳赶忙拿起持针钳去缝合,而这时手术室门打开,血送来了。
李惜阳快速道,“把针管拔掉,直接加压挤进去,动作快一点。”
“哦哦哦!”
助手医生和小护士配合,不停的按着手中的加压器输血管里的鲜血。
很快,一袋300毫升的血输完了,产妇的脸上也有了起色。
这时子宫动脉血管也结扎完毕。
李惜阳松开止血钳递给助手,同时道,“撒消炎粉。”
子宫缝合前,通常要撒几层消炎粉,避免感染。
此时,产妇也缓缓醒了过来,
她看见李惜阳的一眼就哀求道,“医生啊,你一定要给我缝合好一点,不能留疤啊!”
李惜阳也是无语。
这女人才从鬼门关走一遭,最关心的居然不是生命,还是这个留不留疤的问题。
边上的小护士,也是摇头悲叹。
她始终记得产妇老公和婆婆一脸嫌弃的表情,她怎么就不知道多爱惜一点自己呢。
女人一边哀求一边掉下眼泪来,也不知道是太紧张,还是太担心。
总之让人感觉可笑又荒唐。
但医生的职责在,李惜阳只能劝慰道,“放心吧,我会尽力的!”
然后转头对着小护士道,“准备美容针和缝合线!”
“好的李医生!”
小护士点头,然后去准备。
没一会儿,护士递过来缝合针,李惜阳开始缝合。
子宫的封闭通常是进行两次缝合,第一次层连续缝合,第二道缝合浆膜肌层包埋缝合。
为了加速子宫复和止血,并有利于排出恶露,缝合前可在子宫腔内注入垂体后叶素5~10单位。
再然后就是缝合腹壁。
缝合腹壁之前应认真洗净腹腔。
腹壁切口整理之后,首先缝合腹膜,通常用肠线进行连续缝合,
腹膜缝完之前,应通过切口向腹膜注入抗生素油剂,防止感染和粘连。
而后逐层,连续缝合肌肉。
最后应用结节缝合皮肤,
缝皮肤时要将创缘内翻,否则会影响创口愈合,使疗程延长…
为避免伤口感染,李惜阳缝合的时候特意加快了速度。
瞧着这如作画一般的手法,一旁的助手医生和小护士们都惊呆了。
有些是第一次见到李惜阳,之前有所听闻,但并不熟悉。
刚才李惜阳盲操徒手止血,就已经把他们都狠狠震了一把,眼下这缝合术…
难怪董医生会说李医生是仁和缝合术最好的医生。
这绝对没毛病啊!
他们这些人在妇产科最少的也有三四年了,几乎每一天都会做几个剖腹产,自然见识过太多的创口缝合。
可此时记忆里却找不出一个能和眼前这人能比的。
就是许主任亲自来,也比不上吧。
董琳站在一旁,也是忍不住点头。
她见识过李惜阳的缝合术不止一次,但每一次都忍不住惊叹。
在她以前认为缝合的好与坏,不过是联系的多少区别而已。
可自从认识了李惜阳,她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天赋。
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李惜阳如此年轻,缝合术却比那些老教授还要厉害。
果然人和人不能比啊!
就这伤口缝的,想来等到拆线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出疤痕了。
几乎在同时李惜阳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缝合完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