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二),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章:《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比喻说理
第十一节:《周易》一书《晋》至《家人》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三十五、《周易》第三十五篇《晋》文,为君子讲述进取发展,只争朝夕的道理
(原文)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众允,悔亡。晋如鼫鼠,贞厉。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译文)
“三十五、进取发展,康侯用赏赐的马,期望繁殖,而每天无微不至的照护着。
心急如焚,盼望有个好结果。良马没有产子,要给予宽宏爱护,没有什么怨咎。心急,又担忧,会有好结果,如同接受疆域的福祉,是得到了母亲的帮助。多了真心诚意,没了悔恨。进取,发展,若缩手缩脚,胆小如田鼠,后果是有危害的。没有了悔恨,有失就有得,无需忧虑,去掉那些顾虑,向前发展,吉祥,无所而不利。进取发展,如同吹响的号角,像那攻城伐邑时,要勇敢猛烈,才能获胜。进取发展的道路上虽有艰辛曲折,但没有害咎。”
(解读)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晋”:进。“晋”在本篇的意思是进取,向前发展的意思。“康侯”:经现代学者研究认为是武王之弟。“锡”:赏赐。“番”:繁殖,滋生。“庶”:期望。“接”:接触,接待。本篇立论的是“进取发展”。
开篇是借喻,即借康侯用赏赐的马繁育的事情来寓意政治上的道理。本句意思是“康侯用赏赐的马,期望繁殖,而每天无微不至的照护着。”
“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本段是承康侯用赐马繁育后代没有成功的进一步论述。“晋如摧如”:紧迫之感。“罔”(wang):无,没有。“裕”:宽宏。本段是说“做事情既要有一种急迫感,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也不应失去信心,要保持宽宏关爱的正确心态。
“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晋如愁如”:犹如心里着急又担忧的样子。“受”:接受。“兹“:此,这里。“介”:界限,疆界。“王母”:君王的母亲。“王母”在《辞源》里解释是祖母。“王母:祖母。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尔雅释亲:‘父之妣为王母’”。而《辞源》里对“妣”的解释:“一、祖母。二﹑母亲。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本篇的“王母”应指母亲。即君王的母亲。当指武王之母,也是康侯之母,即是文王之妻。“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是借历史事件来说明事理,并不是讲祭祀事情。这“王母”与“帝乙归妹”的历史事件有关。商王帝乙将女儿嫁给姬昌(文王),周人克商,武王得到母亲的帮助,夺得舅舅殷纣的王位。这里的“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是引典,其意是“接受那疆域的福祉,得此于母亲的功劳”。本段是从康侯用赐马繁育失败,而表述别忧愁担心,只要以爱为准则(上段里的“孚”意),会得到好结果,就会如同开国时期得到母亲帮助的那样的局面出现。
“众允,悔亡。”
“允”:诚实,真实。本句意思是“多了真心诚意,就没有了悔恨。”“悔亡”就是悔恨消失。本句已然是承上句之意,进一步强调“有孚”理念。
“晋如鼫鼠,贞厉。”
本句强调发展进取,不能缩手缩脚,胆小如鼠。“鼫(shi)鼠”:田鼠。“贞厉”:后果出现了艰难。本句还是借喻。
“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失”:失掉,丧失。“得”:获得。“恤”:担忧忧虑。“失得勿恤”:有失有得,无需忧虑。这句话已然是讲发展进取的得与失,这是说“要丢掉思想包袱,放开手脚去干事,向前进取吉祥,而没有不利的”。
“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本段是借战争进攻场面来比喻进取发展上的紧迫道理。“晋其角”:进取发展如同吹响的号角那样紧急。“角”:号角。“维用伐邑”:像攻城伐邑那样。本句意思是“进取发展,如同吹响的号角,像那攻城伐邑那样,要勇敢猛烈(厉),才能获取胜利(吉)。进取发展的道路上虽有艰辛曲折(贞吝),但没有害咎(无咎)。”这是借战争场面阵势来比喻进取发展上的紧迫道理,表现了作者渴望社会快速发展的愿望。
本篇是围绕着进取发展阐述其政治道理,作者通过历史经验和生活举例及比喻,来寓意发展进取的道理。总之,本篇是讲述积极进取求得社会发展的道理。
本篇的立论,即题目中的借“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来比喻繁延与发展的道理。而文章中的“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晋如鼫鼠”,“晋其角,维用伐邑”则都是比喻。这些比喻都是围绕着命题(“进取,发展”)展开比喻说理。如“晋其角,维用伐邑”,这是借用“攻城伐邑,吹响进攻的号角”的战争场面,来隐喻或象征进取发展的紧迫感。
《晋》文如诗的句子:
晋如摧如
晋如愁如
受兹介福
于其王母
晋如鼫鼠
失得勿恤
晋其角
维用伐邑
三十六、《周易》第三十六《明夷》,为君子讲述遭受迫害受难,应韬光养晦的道理
(原文)
“()明夷,利艰贞。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箕子之明夷,利贞。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译文)
“三十六、黑暗遮蔽了光明,君子受到了伤害。但利于所处艰难境地的君子,走出险境,等待未来。
明夷鸟飞时,它的翅膀垂挂了下来,这是受到了伤害。君子出走在路上,三天没有吃东西。君子前往别处,这是因主人有了说法的缘故。明夷鸟受到伤害,伤在了左腿。要等待拯救的筹码强盛了,迎得的是吉祥。受伤的鸟向南方飞去,暂避得其首领的保护。不可操之过急,等待时机。那是把君子放入不尊的位置,怎能获得贤人之心,于是出走离开了那个门庭。箕子像受伤的鸟那样,出走到邻国,对未来不是很有利吗?(造成贤人出走)那正是没有了光明,黑暗来临。初始还能光明四方,可后来就暗无天日了。”
(解读)
“明夷”应是一种鸟,本篇借明夷鸟如“诗”那样来起兴。并借鸟隐喻贤才之人受到伤害被迫出走,但从“明夷”的字面义来看,也含有光明(明)消失(夷)的意思,寓意世道黑暗。
本篇题目是“明夷,利艰贞”,其中的意思是“政治黑暗,在艰难的环境里,应于守正。”不过还有另一层意思是“黑暗遮蔽了光明,君子受到了伤害。但利于所处艰难境地的君子,走出险境,等待未来。”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明夷于飞,垂其翼”,这犹如诗歌里的起兴手法,如后来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开篇运用的就是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种起兴本身是对所述事情的象征。在帛书《周易》里是“明夷于飞,垂其左翼”,这可能是通行本《周易》掉了一个“左”字。《诗》里的诗歌一般是四言一句,而且这“左”字是有含义的。古代尊崇“右”,故以右为尊贵的地方,而以左为较低的地位。又以右指亲近,赞助。以左指不亲近,不赞助之意。这里的“明夷于飞,垂其左翼”,虽以鸟来起兴,又以鸟“垂其左翼”来说明是受到伤害。这是用鸟受到伤害,而隐喻着君子受到伤害。故跟着引出“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这通过明夷鸟的左翼受到伤害,而引出要表述的是君子受到了伤害。即君子出走在路上,已三天没有吃东西了。这君子受到伤害,而出走在路途上,是何等的落魄。如此的情况是何原因呢?这是“主人有言”。“言”是指说法。君子遭到伤害,正是与“主人”有关。这是讲因“主人”的错误,造成君子的出走。
“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左股”:左边大腿,比喻指受到不尊的地位。“拯”:拯救,援救。
本段还是用明夷鸟来隐喻君子受到伤害。怎样伤害了君子,而是“夷于左股”,这是用明夷鸟伤其左腿来隐喻出走的君子没有得到“主人”的重视。这里的“左”已然是隐喻着君子(这里的“君子”已然是“亦君亦臣”身份角色)失去了尊崇与亲近。“用拯马壮”也是比喻,寓意君子要学会隐忍等待,等到拯救的筹码足够时,才赢得的是吉祥。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南狩”:狩猎于南方。“大首”:首领。
本段是承上段意思,继续讲述受到伤害的君子向南方避难,得到保护,但不可操之过急。这里的“疾”是指急速。这是讲受伤害的君子得到暂时的庇护,要等待时机。
“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左腹”是比喻,比喻君子被放入不尊的位置。“获明夷之心”:怎能获取贤人之心。“于出门庭”:于是君子就离开了那个门庭。这里的“门庭”是指君子为主人做事的地方,类似朝廷的地方。受到伤害的君子离开了朝廷,说明因主人的错误而导致贵族君子的出走。
“箕子之明夷,利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